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孙滋溪 1959年 林海雪原(13幅选4) 布面、纸本油画/纸本素描

孙滋溪 1959年 林海雪原(13幅选4) 布面、纸本油画/纸本素描

查看原图
展品名: 孙滋溪 1959年 林海雪原(13幅选4) 布面、纸本油画/纸本素描
尺寸:
起拍价: 660,000-85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1-07-09 00:00:00
备注: 展览:“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1959年 “北京市美展”,北京,1959年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全国美展”,北京,1977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35周年纪念展”,北京,1981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赴香港作品展”,香港,1984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作品展”,北京,1985年, “孙滋溪、王雁画展”,山东龙口,1992年, “孙滋溪文学插图及写生作品展”,北京,2001年
这套《林海雪原》是孙滋溪45年前满怀激情,呕心沥血的创作。画家成功地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和情节,一经问世,反复出版,影响深远。后来拍成电影的《林海雪原》、著名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人物形象、服装、道具,都参照了这套插图。其中的杨子荣面貌,也就是观众见到最早的“杨子荣”。《林海雪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小说,建国初期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文革期间著名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蓝本。小说与样板戏中的一些精彩情节,如:奇袭奶头山、血战二道河、舌战小炉匠、智取威虎山、智擒妖道、火烧大锅盔等,至今绝大部分“过来人”仍可娓娓道来,一些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高波、孙达得、许大马棒、蝴蝶迷、座山雕等,许多年轻人亦耳熟能详。1958年,29岁的孙滋溪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师,读完刚出版的《林海雪原》后,完全为之倾倒,不能自已,满怀激情地投入其插图创作中。为此,画家走访了小说作者曲波,挖掘小说原型的点滴特征,还在马路上遇到酷似心中少剑波形象的民警,将其请来做模特,甚至不小心将小偷请到家中,完成了妖道宋宝森的形象,却丢失了手表。经过一整年的努力,画家完成了全部工作。十三幅作品,每幅画表现的都是该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形象,也都是在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的情况下完成的。与样板戏的许多特点一样,整套插图充分调动了油画最纯粹的艺术语言,最直接地叙述情节,最直接地表达正面、反面形象;讲究构图的严密,讲究环境与人物的密切结合,将观者瞬间带入小说的情境中去。从艺术史意义来说,这套插图在任何时候也都是值得玩味的。因为它凝结了一位画家在某段时期的全部激情,也是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个重要文本。孙滋溪,1929年出生于山东龙口,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教授、插图画室主任。 其作品从1964年起参加历届全国美展,1978年参加联合国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绘画艺术展”,1986年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美术家展”,1998年参加美国纽约“中国上下五千年艺术展”,获得多种艺术奖项。许多重要作品如《林海雪原》文学插图、《天安门前》、《小八路》等油画,都曾被大量印刷发行,并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孙滋溪的作品和名字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他的艺术已经成为时代的印记,艺术思想也影响了很多青年迈入艺术之门。
出版:《中国文艺作品插图选集》,天津美术出版社,1960年,第51页,《天津画报》,天津画报社,1960年代,《人民中国》,外文出版社,1960年代,《林海雪原》,作家出版社,1962年,《文学书籍插图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第40、41页,《林海雪原》英文版、俄文版,外文出版社,1963年,《连环画页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年,第11、12页,《文学作品插图选》,安徽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9、10、11页,《文学作品插图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83、84页,《孙滋溪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名作欣赏》双月刊,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期,《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