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及岳阳楼记笔筒,描金工艺
680元岳阳楼及岳阳楼记笔筒,描金工艺
规格:11*13
瓷质:骨质瓷
等级:一级
红瓷知识
中国红瓷制造工艺复杂,四次进炉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每次淘汰无数,十窑九不成。中国红瓷炼制稀缺,铜红在炉温八百度要分解,不确定因素极高,甚至整窑失色。中国红瓷材质昂贵,红釉的材质是用稀有金属钽烧制而成,钽比黄金更贵。中国红瓷成器者出类拔萃,万绿丛中一点红,突显中国红瓷的霸气。中国红瓷——中国人的文化名片,千古珍品。它已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中国红瓷因高贵的品质,自2006年以来,中国红瓷被外交部多次选定为国礼用瓷,牡丹天球瓶由胡锦涛主席赠送中非论坛与会48国元首,镂空玉壶春等赠送东盟博览会十一国国家元首,国色天香赏瓶等多次赠送外国友人,中国红瓷在国内外享有空前盛誉。2007年,醴陵窑生产的中国红瓷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为2008年奥运珍藏纪念品,并深刻地命名为“奥运中国红”,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并被名流雅士争相典藏。中国红瓷十八罗汉缸以60万高价收藏,中国红瓷牡丹赏瓶以25万8千的高价拍卖成功。这些都足以证明珍贵的中国红瓷不但成为了官窑国瓷,而且成为人们喜爱用品,迅速成为了各界名流馈赠和收藏的新目标,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这里所展示的中国红瓷,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等多道复杂加工工艺,结合醴陵毛瓷、釉下五彩,粉彩,浮雕、镶金,描金工艺,经1400℃左右高温烧成,釉色鲜红、淳厚饱满、艳而不媚、典雅大气、雍容华贵,是艺术欣赏、美轮美奂的旷世之作、绝美佳品,堪称红瓷极品,国宝级艺术品。
中国红优劣产品的区别在于:
听声音:优品声音清脆响亮,手指弹击杯身、侧耳瓶口倾听等,回声萦绕不绝,劣品声音沉重发闷,回声不大也不清脆。
看色泽:优品色泽如玉,而劣品色泽发灰偏暗甚至有黑点。
透光性:优品透光性很强,光泽度很好,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大红灯笼一样透出红光;劣品则透光性差。
厚度和重量:优品由于采用真骨瓷,瓷很轻壁很薄;劣品则厚而沉重。
醴陵是中国瓷都,陶瓷生产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从事陶器生产的作坊。
清雍正七年(1729)开始烧制粗瓷。
清末民初,醴陵瓷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05年,清政府官员,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和清大学士醴陵人文俊铎拟就万言书呈请清政府在醴陵创办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改良醴陵瓷业。
次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批准呈文,拨库银一万八千两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醴陵瓷器开始由土瓷向精瓷转变。
光绪末年,釉下五彩工艺成功地用于瓷画的绘制,色彩缤纷,晶莹润泽,清雅明快,风貌别具一格。
1909年至1915年先后四次参加国内外赛会,在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均获得金牌奖。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均获得金牌奖的“扁豆双禽瓶”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据传,熊希龄曾亲自携醴陵细瓷入京贡呈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以金牌赏之。至此,朝野中外都承认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成功,举国若狂,风靡一时。
但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后虽稍恢复,但由于国乱或国民贫穷,精细釉下彩瓷质优价高难被人接受,已属惨淡经营。
1930年前后,釉下五彩瓷基本停止了生产。
为弘扬中国传统经典釉下五彩陶瓷文化,1956年,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拨款800万元建成醴陵窑。恢复并扩大了釉下五彩瓷的生产。
数十年来,醴陵承担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机关烧制瓷器的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58年,就开始为毛泽东生产胜利杯等生活用具,先后达1500余件;
1959年,国庆十周年为首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和工人体育馆生产专用瓷;
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为人民大会堂生产国宴用瓷;
1974年为毛泽东秘密设计制作专用瓷,即“毛瓷”,为当代醴陵窑中的极品,二十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被誉为陶瓷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1978年,为邓小平制作的赠日本裕仁天皇的文具;
1986年,为邓小平制作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彩盘;1998年,为江泽民制作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红山茶咖啡具;
2001年,再制“毛瓷”成功,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2004年,为政治局常委制作“常委杯”。
釉下五彩瓷因其浓厚的官府背景与渊源,被人们誉为“官窑”。特别是解放后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辉煌经历和无可比拟的崇高的地位,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和神圣感 ,被称为当代“官窑”“国瓷”。
2003年9月,李铁映在参观群力后欣然题名“红官窑”。
醴陵釉下五彩从开创到兴盛,到衰败,再到恢复,到获得“红官窑”美誉,充分显示了制瓷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釉下五彩瓷其独特的工艺和其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