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青花【达官显贵图】棒槌瓶
清康熙青花【达官显贵图】棒槌瓶此瓶高29,口径8,底径8厘米,瓶身造型丰满圆润,别具气韵,典型棒槌瓶造型,器口成盘状釉色为亮青釉,主题图案可看到一位地位显赫的大官人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正享受着妻妾伴随左右带来的成就感,屏风上高挂着葫芦佛尘寓意则为上落平安,福禄双全,瓶的另一面辅以如意云头纹寓意为如意吉祥。因此本人拙见主题构思应为达官显贵图,透过这个题材体现出康熙晚期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由此也恰恰说明当时的人们生活确实富足安逸。除了图案的表现再综合其他来看:
首先,康熙朝瓷器的胎质俗称“糯米胎”。观此瓶胎质细腻坚致,白润无比,放大镜下的确像莹润剔透的“糯米粉”。
其次,全器虽然仅用青花翠毛蓝色调,但运笔时勾、染、皴、擦多种技法表现出典型时代特色特征,用青料描绘纹饰,“分水”技法娴熟无比,做到了“墨分五色”,整个画面笔调硬朗、人物的表情,衣着服饰对比鲜明、层次丰富,充分显示康熙青花“独步本朝”确非虚誉。
其三,康熙朝釉面总体讲的是白润细腻,但细分起来又有不同:有白中透青、肥厚细润;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显得光亮,浆白釉色泽更白,略显松软;晚期以粉白釉为主,釉层较薄。该瓶釉色粉白,釉层较薄,隐约可见釉下闪青胎上细细的纹饰,与早期肥润釉较为不同,呈现康熙晚期特征。
其四,此瓶内壁有螺旋纹,明显为手工制胎遗留的痕迹。圈足二层台状,与清晚期或民国时仿康熙器物底部明显不同。
其五,康熙早期棒槌瓶浑厚古拙,一般高达40多厘米,晚期渐向雍正轻巧俊秀、高雅的风格转化。该瓶高仅29厘米,便于手中把玩,既保持了康熙棒槌瓶古拙的风格,又略小于前期的高大厚重,接近于雍正时的清秀风格。
综上所述,从造型,施釉、青料、胎质,二层台、及绘画“青花五色”效果,皆为康熙青花特征,系民间所称的康熙晚期民窑青花珍品——“软”棒槌瓶!虽为民窑制品但与官窑瓷器相比并不逊色,因此在民间也被戏称“气死官窑”!
报价6.8万。手机:13471937925,, E-mail: lmly7199@163.com
QQ:49378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