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2025年春拍,景泰蓝《和平尊》最终以220万天价成交,让无数藏家为之振奋!“景泰蓝”再度成为话题焦点!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2025年春拍,由北京工美集团出品的景泰蓝《和平尊》最终以220万天价成交,让无数藏家为之振奋!再度证明了“工美出品,必属精品”的市场神话!工美集团再度成为话题焦点!


景泰蓝诞生于600年前的明代皇宫,是工艺美术中极为繁复的门类:集青铜器、瓷器、传统手工绘画、雕刻技艺以及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工艺于一体,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它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120多道小工序,一件景泰蓝要历时数月之久,所以历来有“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和平尊”典藏版因其承载特殊的使命,设计工艺更加复杂丰富,是当代景泰蓝中的皇冠


image.pngimage.png


“和平尊”典藏版由国礼的大师、“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等大师领衔创作并落款署名,集聚工美集团14家会员单位及设计机构、4所国内知名设计高校、6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9位专家组成顾问团队等共同打造!张同禄大师在1977年创作的景泰蓝《座龙花薰》,在2006年北京拍出1100万的天价(景泰蓝拍卖最高记录),是目前唯一一位掌握精通120多套纯手工工艺的人,业界尊称“珐琅张”。


image.png
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


1988年被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当代景泰蓝艺术品拍卖第一人

image.png
《座龙花熏》张同禄大师1977年创作
2006年拍出1100万元的天价!
"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表达中国对联合国的重视和支持,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福。"和平尊"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当代文明,也体现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同进步。"和平尊"传递了中国和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这也是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和平尊是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泰蓝为工艺制成的尊。尊体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传承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201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出席中国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仪式,用于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


1.赠送仪式

2015年9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出席中国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


2.赠送背景

习近平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为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赠送一座“和平尊”。


3.代表意义

“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表达中国对联合国的重视和支持,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福。

image.png


我们一起来看看张同禄过往的艺术成就


★70年代末创作出口到南美的《坐龙花熏》,后以折合人民币450万买回,在国内市场拍出1100万元。


★1987年,研制出“珐琅珀晶”工艺,获得国家专利。


★1994年设计制作的《华泰保庭炉》景泰蓝历史上最大的作品,高4.04米,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3年制作完成的《吉羊宝灯》荣获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特别大奖。


★2005年张同禄与米振雄共同创作了《天龙八部》,金庸先生看完叹为观止,并题写了“佛宝天龙八部”。


★2008年8月,《十二章纹》《白头偕老》《太平有象》和《今生富贵》被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9年张同禄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传承人之一。


★2012年9月9日由文化部中外交流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举办“皇家艺术·永恒经典——张同禄70华诞纪念活动”,并为其评选“十大经典作品”,由中外首工美术馆面向发行。


2008年被授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首脑,成为景泰蓝领域被当做国礼赠送数量最多的一人,如作品《一帆风顺》送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作品《和平尊》送与联合国总部;作品《共镶盛世》送与一带一路国际峰会各国领导人。种种成就必然缔造他作品的高价值!


张同禄作品在市场中表现非常抢眼,从70年代开始就不断被富商高价买走,2012年《座龙花薰》更是创作了1100万元高价,1998年作品《降龙晋宝》被2000万天价买走!


说到景泰蓝 不得不提咱们国家轻工部授予的中国景泰蓝领域的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老师


image.png


他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他也是国家首次授予工艺美术界的专利发明且官方认可开宗立派张氏景泰蓝的掌门人


他更是迄今为止唯一当选过国家级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首届亚太手工艺大师


他还是在景泰蓝领域唯一 作品入藏到台北故宫的第一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