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书画艺术品被誉为艺术收藏里的“软黄金”!

发布日期:2025-08-14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87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在此后的30多年里,书画艺术品逐渐赢得了“软黄金”的美誉。这一称谓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收藏升值、市场交易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展现出的卓越特质。

image.png

回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起点。在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强烈。艺术品市场应运而生,书画艺术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崭露头角。从那时起,书画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的蜕变,逐渐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image.png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书画艺术品收藏升值的案例不胜枚举,生动地诠释了其“软黄金”的价值。以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为例,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齐白石就已凭借卖书画和刻印章过上了闲适生活,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艺术家。在历年的拍卖会上,齐白石的作品屡屡拍出天价。2011 年,其《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卖成交价格高达 4.25 亿人民币;2017 年,《山水十二条屏》更是以9.31 亿元的天价成交,震惊世人。这些惊人的数字充分彰显了齐白石作品的巨大升值潜力,也让早期收藏其作品的藏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image.png

除了齐白石,还有许多名家书画的价值也在这30多年间实现了大幅增长。例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在2012年保利春拍中,以1.8亿起拍,最终以2.55亿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高达2.9325 亿元。这幅作品创作于特殊时期,画面以朱砂绘就,意境雄浑壮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价值也不断攀升,成为书画收藏领域的经典案例。再如傅抱石的《湘夫人》,198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时,拍出了18万港币,在当时已属天价。而如今,傅抱石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更是屡创新高,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image.png

各大拍卖行的年度拍卖数据,更是直观地反映了书画艺术品市场的火爆程度以及其“软黄金”的地位。从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国内知名拍卖行,到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顶级拍卖行,书画艺术品始终是拍卖会上的焦点。以中国嘉德为例,其每年的春秋两季拍卖会都会推出众多书画精品,成交金额屡创新高。在2023年的秋拍中,中国嘉德书画板块总成交额达到了20.31亿元,多件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作品成交价过亿。202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书画专场中,一幅元代名家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拍出2.5亿港元,再次证明了书画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的强劲需求和高价值属性。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时期,书画艺术品市场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在2020-2023年新冠疫情期间,尽管许多行业遭受重创,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却表现出惊人的活力。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的拍卖总成交额达到了44亿美元(约合301.3亿元人民币),较 2019年增长了15%。2021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74.8亿美元(约合48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其中中国大陆的拍卖成交总额为59.4亿美元(约合383.7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总成交额的79%,实现了36%的增长。202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交易额继续上升,达到约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4%。

image.png

2023年,中国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份额增至19%,艺术品市场销售额增长9%,达到约122亿美元。在这期间,书画艺术品作为艺术品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价格依然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上涨,充分体现了其在经济波动时期的避险保值功能,如同黄金一般,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选择。

image.png

从收藏人群的变化来看,书画艺术品也逐渐从富人的专属走向了全民参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软黄金”属性的深入人心。自古以来,书画收藏大多为富贵人家所垄断,这不仅因为书画作品价值高昂,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才能涉足。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对书画艺术品产生浓厚兴趣,并加入到收藏的行列中来。

image.png

如今,在各类书画展览、拍卖会现场,以及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上,都能看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收藏爱好者的身影。他们或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或是将其作为一种投资方式,积极参与到书画艺术品市场中。这种收藏人群的大众化趋势,使得书画艺术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其价值的提升。书画艺术品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成为了一种大众能够接触、欣赏和投资的文化资产,如同黄金一样,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认可和追捧。

image.png

书画艺术品被誉为“软黄金”,是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稀缺性以及在市场中展现出的强大增值能力和广泛认可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在过去的30多年里,名家书画收藏升值的辉煌案例、各大拍卖行的亮眼拍卖数据,以及收藏人群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艺术品将继续保持其“软黄金”的地位,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成为人们资产配置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选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