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据悉,这是唯一一件带盖子且造型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并于1993年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全世界只有两件,而带盖子又完好的,仅此一件。
说起这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它是是明洪武(公元1368-1398)年间瓷器,1957年3月出土于南京市东善桥响龙山附近明代墓葬,墓主人是明成祖朱棣的驸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
梅瓶是作为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下葬的,也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象征。
此件梅瓶还是景德镇官窑出品,高41.7公分,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
其中,瓶上的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
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种情况沿袭明、清两代,甚至在清代岁寒三友纹中,芭蕉成为主要纹饰。
再来看细节之处,坯体白而坚致,小口,短颈,溜肩,肩以下逐渐收敛,体形修长,底面有刮削痕。
盖作钟形,火焰形钮。通体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质细腻滋润,底露胎。
盖为红地白花,满绘牡丹,颈部绘蕉叶纹,肩以下白地红花,分为五组纹饰,如意纹、卷草纹、缠枝菊花、海水、变体仰莲为辅助纹饰。
腹部以较大的篇幅绘松、竹、梅,并以湖石、山茶、芭蕉衬托,组成了岁寒三友的主题画面。
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和谐得体,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因为釉里红瓷器色彩凝重华丽、纯正鲜艳,烧制条件要求高,烧制技术难掌握,所以十分珍贵。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梅瓶美中不足的是其釉里红的釉色欠佳,但瑕不掩瑜。
即便这样,此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仍可作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以下为高清细节图,一起来鉴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 艺术市场暗潮汹涌:68万亿财富交接中,藏家将何去何从?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古董市场货源危机已来临:手上的藏品可要藏好了
- 经济越冷,艺术品越火?现在入手收藏,可能正踩准了节奏!
- 古玩收藏的黄金时代:珍藏与机遇的完美结合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2025年,谁还没买件艺术品?这波消费革命真的来了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艺术品市场低迷是障目戏法,富人们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件藏品值半条街?你不知道的收藏圈,成为有钱人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