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艺术品交易方向何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线下销售模式逐渐受到冲击,在艺术品市场中表现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画廊的大批量淘汰,可以看出艺术品市场正在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并逐渐形成“艺术+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新模式下,艺术品的交易方式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艺博会担起一级市场重任
从瑞士巴塞尔、弗里兹艺博会到国内新启的 ART021、西岸,艺博会的作用正越来越重要。每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270 个艺博会举办。画廊每年有 40%至 60%的销售都在艺博会上完成,因此对于艺术经纪人,他们更愿意将精力放到艺博会上。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艺博会的体系已日趋成熟。从以地域性主打本土画廊的初代艺博会,如上海艺博会、艺术北京,到以时尚潮流、学术专业、加入国际画廊力量的新生代艺博会,如ART021、西岸艺博会,不仅成功实现转型,更是让国内的画廊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除此之外,各地新的博览会平台也在产生和孵化。2017 年 3 月 21 日举办的首届“画廊周北京”便是其中之一,由几家本土画廊联合发起的“画廊周”活动,其目的是希望借此整合北京的一级艺术品市场。2018 年第二届“画廊周北京”在 3 月拉开帷幕,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与 Art Central艺术博览会也在当月同期举行。此外,艺术成都将在 4 月底举办,上海 ART021 品牌宣布于 2018年进入北京,抢占 5 月北京的博览会档期。
不少画廊在 2018 年参加博览会的数量已经与其一年举办的展览数量相当。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负责人陈海涛表示:“对画廊而言,博览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销售平台。”
不少艺术商认为,如今一级艺术品市场相较二级艺术品市场更具竞争力的形式便是艺博会和其他各类艺术品交易活动。欧洲艺术品基金的调查报告指出:对于部分艺术商人,艺博会已成为他们的主要命脉。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TEFAF)参展商利顿认为,艺博会日趋重要的原因,与“全球化”的进程不无关系,“如今,由于资讯、交通的便捷,藏家们早已不仅满足于逛当地的画廊。他们会前往世界各地追求想要的东西,这也就要求艺术商人的行程变得全球化,而一些大型国际博览会正是把国际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借用一位艺术商人的说法,艺博会的形式为买卖双方制造了一个“单一场地”的浓郁交易气氛,使得他们更方便地买卖艺术品、联络各方资源。
除了为交易双方提供资源、信息以外,艺博会的另一核心优势在于宣传与推广。TEFAF 的参展商范德凡说:“作为艺术商人,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让大众有艺术购买意识。但每个艺术商人单打独斗会显得势单力薄,而我们集中到一起,效果和影响就不一样了。”
在一级艺术品市场的调查中显示:近些年,由于诸如博览会一类形式艺术活动的兴起,很多艺术品商人已关闭了他们的画廊或店铺,只是坐在家中或办公室里进行交易。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因素便是越来越多艺术活动的举办。相较运营一家画廊或店面高额的成本,不如参加几次艺术活动能取得更大收益。
此外,博览会上更好的销售也带给画廊越来越多的自信,不少画廊在博览会上大胆地推出艺术家个展项目。比如,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推出梁铨个展等。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表示:“在博览会上推出个展有些担心,因为个展如果不成功,意味着没有其他作品可以选择。但整个反响的热烈程度是超乎预期的。”也鉴于此,画廊对 2018 年的一级艺术品市场表现持更积极态度。
艺术品电商升级引领大众艺术消费
艺术品电商可谓是近 10 年来艺术品市场的新兴业态。2013 年,基金、传统业态等资本涌入。这股热潮使得艺术品电商逐渐被重视,更多的模式被探索、验证。从最初的产品展现到人机互动,再到多向交互,技术上的突破也不断推动着艺术品电商行业向前迈进,但“艺术+互联网”,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而是资源整合后的互联网化。事实证明,从传统到线上的照搬或复制是难以持续的。
然而,新兴行业开拓之路并不顺畅,平台定位不清晰、同质化竞争,使行业发展陷入迷茫, “烧钱”成为中国艺术品电商行业的主旋律,一旦资金链断裂,平台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甚至消亡。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品电商行业的核心是用户,而非产品,随着电商红利时代的结束,如果模式持续传统僵化,获取用户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昂,只有把握行业未来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2015 年,美国 Etsy 平台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艺术品电商平台。根据英国《Hiscox 在线艺术艺术品交易报告》统计,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增长变缓的背景下,2017 年艺术品在线交易额达到 37.5 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 15%,预计 2021 年在线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将扩张到 91.4 亿美元。尤其在美国市场,已经有 71%的收藏者通过互联网购买艺术品。
目前,比较通行的艺术品在线交易模式主要有网上画廊(主要为网上虚拟画廊,也有实体画廊的在线网店)、网上拍卖(一是拍卖公司自己的在线拍卖网站,通常是与拍卖公司举办的线下拍卖同时进行的在线竞拍,如佳士得、苏富比;二是中介类型的艺术品交易网站,除了平时销售艺术品外,还经常组织线上艺术品博览会及拍卖会)。
网络艺术品交易不仅是个销售平台,而且是一个让全球参与者进入艺术世界的在线通道。在网络世界中,存在许多新的收藏群体,他们对艺术感兴趣,希望看到更多收藏家的作品;同时也有很多富商及投资者等,他们没有过多时间去世界各地购买艺术品。因此,网络艺术品交易就显
得尤为重要。我国现有 6.8 亿多网民,各类艺术品电商网站 2000 多家,但运作较好的却屈指可数。对于艺术品电商平台而言,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加强行业联动与协作,才能将市场做大、做强。
高端市场着力打造专业性服务
2016 年全球艺术品拍卖金额较高的艺术品之一,是由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收藏的克里姆特《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二号》,该作品被中国神秘买家以 1.5 亿美元购得。这笔交易便是通过私人洽购(以下简称“私洽”)的方式完成的。该项交易是由美国知名艺术交易商拉里·高古轩从中斡旋。
推动私洽,如今已成为全行业推动艺术交易个性化转变的一部分。私洽的优势在于不受拍卖旺季和淡季的影响。拍卖公司早已注意到这一变化,所有顶尖拍卖行都已开通了私洽业务。早在2010年苏富比年销售额的 10%就来自私人洽购。作为竞争对手,佳士得自 2005 年开展私洽业务以来,私洽交易额近年也逐年增长。在 2015 年,佳士得在全球私洽交易额约7 亿美元。根据艺术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编写的《2016 年艺术巴塞尔市场报告》指出,在 2016 年顶级拍卖行的销售中,私洽交易平均占到了营业额的 16%。同年,佳士得从私洽中获利 9.36 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 17%,而苏富比从私洽中获利 5.83 亿元,占总销售额的 14%。
何杏淇是亚洲佳士得印象派及当代艺术专家私洽部门的负责人,她解释了拍卖、私洽和私洽展览之间的不同,“拍卖是先征集,再卖,是以拍品为导向的。私洽则是先摸清楚客户需求,再去挑东西,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私洽展览是近期才做的,希望通过私洽展览来拓展客户资源。”
除了作品有针对性、没有淡旺季的时间限制,私洽更保护买卖双方的隐私,在价位和佣金上都有一点弹性,这也是吸引新藏家的因素之一。
但私洽的交易形式影响了经纪人和独立艺术顾问的利益。在苏富比长期担任金融业务经理的米切尔·朱克曼坦率地说:“从私洽获取利润和维护拍卖秩序,两者一直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
他与苏富比另一资深员工在2016年共同成立了一家艺术市场顾问公司。他们认为,如今拍卖行的拍品清单日益复杂,委托人有必要请专业人士给予适当的指导。
艺术品金融满足投资理财新需求
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股票和房地产。
相对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来说,艺术品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有关机构的统计表明,金融证券的年均回报率为 15%,房地产为 21%,收藏艺术品则是 26%。去年的艺术品投资收益率高达 25%,个别投资品种仅半年回报率竟高达 80%。
目前,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已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这将带来大量收藏家的艺术资产能够流通,海量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将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艺术品金融还面临着“三座大山”:鉴定、评估和流动性。当下,赝品、拍卖行的假拍仍比较常见。其中艺术品鉴定是艺术市场的焦点问题。有研究报告估计,每年全球艺术品和收藏品伪造和欺诈的市场规模高达 60 亿美元,几乎占到艺术品总交易额的 1/10。由艺术品真假、来源引发的争议、不付款和索赔的事件经常可见。
“眼学”是目前艺术品鉴定最常用的做法,即以专家们的知识、经验和眼力来辨别艺术品的真伪。由于现代的复制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鉴定者可能会因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在这些情况下,较为客观的科技鉴定应运而生。科技鉴定主要从断代、结构和化学元素分析等方面,采用现代科技的检测手段锁定艺术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信息,存入数据库进行认证备案。
而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低廉。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艺术品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统地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这击中了艺术品市场缺乏合适的记录保留方式和艺术品来源实时验证等需求痛点。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实际上就是独立的小循环,基于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为相互之间的服务交易带来相当的便利。艺术市场由此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应用的五大行业之一。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