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未来:文物艺术品将成为上流社会的标签,收藏家将成为新富豪

发布日期:2023-01-19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

中国古玩艺术品市场已经迎来了三次周期性“机遇”波动:

第一个机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

第二个机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

第三个机遇是在2009年至2011年。

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到2019年经历了7年的低迷期,

2020-2021经历了疫情的报复性增长期,

第四个机遇是在2022年,这次春拍的火爆,可见当下是最好的机会。

一、那么,新的机遇什么时候开始呢?

理由如下:

第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

第二、古玩艺术行业发展前景好。

据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发布的《TEFAF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

尽管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但2022年的艺术品市场仍稳健复苏,日渐繁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中产阶层的出现,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推动其艺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第三、社会发经济展的必然。

据了解,欧美发达国家投资客在自身的财产投资组合中,

对文化艺术品投资占整个投资20%,而中国的国内一线城市目前不到5%。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潜在的需求是6万多亿元,而目前的规模只有几千亿元。

随着我国中产阶层的壮大,对精神的需求更加迫切,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从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化,古玩艺术品消费将继续增长。

第四、古玩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

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

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

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

意大利收藏家贝利尼曾说过:“世界上只有艺术品是最有价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艺术品的增值率是95%。

就像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利用战争,拿走了大部分的艺术品,因为他们懂得,艺术品是无价之宝。”

如此惊人的高回报率也是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寻找对抗货币贬值的投资品种,正成为公众热心的话题,艺术品正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人们倾心的投资避险工具。

有观点甚至认为,古玩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

二、未来,收藏市场将如何走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个时代独属的烙印。

作为历史洪流中的投资者而言,

以史观的视角审视一切,读懂时代,读懂当下,找寻规律,抓住机会,

才能稳站时代的潮头。

收藏文物艺术品成为很多富裕家族的必然,

原因在于:

第一,文化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

文物艺术品不仅可以赏心悦目,与心灵对话,

而且其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凝聚着父辈文化理念的价值取向。

第二,古玩艺术品是高雅的身份名片。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是进入高层次文化圈的通行证。

第三,古玩艺术品具有较为安全的投资性质。

古玩艺术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增加了艺术品的价值,

尤其是高端稀缺的艺术品精品,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

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价格也会越来越高。

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艺术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关联不大,

所以艺术品特别适合做企业或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选项。

第四,古玩艺术品资产适合慈善和遗产传承安排。

富人具有巨额的财富,其社会责任和未来家族的遗产安排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古玩艺术品资产由于其隐蔽性和价格的难以确定性,

成为富人在资产配置中税收筹划和代际传承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就是钱多了就不是自己的了。

收藏圈也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是为自己收藏了,而是为社会、为国家收藏。

收藏的成就不完全在于藏品的数量多少和价值高低,还在于藏家的精神和品格。

藏家以个人之资金,尽毕生之精力,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给自己、给后辈、给国家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

既弥补了国家文博部门的不足,保护了历史,又为馆藏文物增加了来源。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等均办起了私人博物馆,将本属于自己个人的藏品让社会共享。

一句话:

2023年!注定是文物艺术品市场回暖的一个拐点,也将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第四个机遇期的起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