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艺术品成为一种个人资产,交易要过户,这是什么概念?

发布日期:2023-01-18    来源:中国收藏网    责任编辑:弘仁元    阅读:1078   版权与免责声明

图片

国内艺术收藏品资产规模大约万亿以上,但国内艺术收藏品缺乏流通渠道,艺术收藏品金融资产化之后,海量艺术收藏品成为金融资产,计入企业资本和注入上市公司。无疑,艺术收藏品金融化资产化,大量收藏家将暴富起来。

6bc60e3c1b280fa02475691f0f58148c.png

  艺术收藏品资产化到来

  又有一波收藏家要暴富

  “暴富”对于如今的收藏界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词语了,虽然这个词充满了夸张、嘲讽但是用在收藏这件事儿上更多体现了收藏者对于收藏界的殷切希望和笃定期盼,如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收藏界也定会不负众望!

  以金钱来评估,历史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应该等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人类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于艺术收藏品,人类的物质财富主要体现于房地产。

  如何去证明这个魔鬼定律,那就见仁见智了。

  国内艺术收藏品缺乏流通渠道,海量艺术收藏品被沉淀为死资产而无法流通。

  艺术收藏品金融资产化之后,将激活数以万亿的海量艺术收藏品成为金融资产,被计入企业资本或者注入上市公司。

  无疑,艺术收藏品金融化资产化,无数的书画、古玩、文玩、翡翠、石头、等等类型的收藏家将暴富起来。

9c971a9a5165536ddbb47438ad7036e5.png

  艺术资产时代开启

  近年来,艺术金融一直是热门话题。

  自我国出现拍卖公司以来,艺术金融已初具萌芽,

  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发展,随着金融资本不断地进入艺术市场,

  市场对艺术品的投资收藏从简单的个人爱好,衍生出一种新的财富管理类型。

  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等各种金融形式介入艺术领域,从而开启了中国“艺术金融”时代。

fd0358f252b9ad17ffcd3980ebd11105.png

  艺术金融化成为资产

  艺术金融,是将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

  以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方式,其主要形式有:

  1、艺术品产权交易;

  2、艺术基金;

  3、艺术银行与信托;

  4、艺术品按揭与抵押;

  5、艺术品租赁等。

  目前占市场主流的是证券化的艺术品产权交易和私募化的艺术基金。

f022a18409001a7ac22f006619b4b261.jpg

  不同于传统概念的艺术品交易,艺术金融作为个人及机构的理财方式,涵盖三个层面:

  1、艺术作品资产化、产权化,包括:

  艺术品所附属的物权、版权、债权、股权以及处置权和收益权等;

  2、资产入市与产权交易,把艺术品附属的权益以私有资产的方式上市交易,以完成艺术资产的变现和流通。

  3、投资、收益与风险,

  当艺术资产以金融化方式运作后,

  客观上符合“金融三性”规律,即: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投资、收益与风险。

8aaf9d8591d233c598f3c15e2d3ffb02.jpg

  “艺术金融”促进市场繁荣

  金钱对于艺术领域的促进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

  经济层面的合理运作会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庞大的推动作用。

  金融资本不仅染指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且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介入艺术领域。

  各种艺术品理财产品以及基于艺术品的金融产品频频问世、层出不穷,

  已成为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促进了艺术市场金融化的繁荣。

04a37f794d631910a96a7c07e95d006e.jpg

  艺术金融化至少有两大好处:

  第一,大大降低了艺术的参与门槛,

  投资者投资与交易的是艺术品资产的金融份额,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艺术金融从真正意义上让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第二,艺术市场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加快了平台化发展。

  互联网化后,在传统画廊(一级市场)、拍卖公司(二级市场)之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

  这个平台的规则是互联网化的,

  即:线上终端、自由买卖、大数据系统管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评估定价机制,而且“鼠标说了算”的机制,使整个交易过程更透明、更公正。

  从这个角度说,艺术金融是互联网思维在艺术产业上的落地与实践。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华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