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淡墨有清雅淡远之致
元代之后,董其昌是承赵孟頫之后独开淡墨一派的代表人物。“至董文敏以画家用墨之法作书,于是始当淡墨。”董其昌由参禅而悟到庄学的最高意境——淡,一种自然平淡虚静的境界。董氏又以山水皴法的用墨参于书法,这种用水破墨活用、淡墨枯笔求润的技法,开创一代风格。
“淡”——淡墨有清雅淡远之致,与浓墨一样各具风韵。《芥舟学画编》将墨分为“老墨”与“嫩墨”,即浓墨与淡墨的意思。“老墨主骨韵”“墨痕圆绽”“力透纸背”;“嫩墨主气韵”“色泽鲜增”“神采焕发”。潘伯鹰在《书法杂论》中曾有这样的评述:“用淡墨最显著的要称明代董其昌。他喜欢用‘宣德纸’或‘泥金纸’或‘高丽镜面笺’。笔画写在这些纸上,墨色清疏淡远。笔画中显出笔毫转折平行丝丝可数。那真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作为华亭画派的代表人物,董其昌长于山水画和书法。他在山水画中特别讲求用墨的技巧,泼墨、惜墨兼之,淡墨直皴者,笔清墨润,面貌清丽,绝去甜俗;间以浓墨,含蓄灵秀,纯以墨色气势的润泽、醒目而动人遐思。浓淡、干湿自然合拍,着墨不多,却意境深邃,一派生机。他在书法上尤以善用淡墨而称世,无疑是得益于绘画中用墨、用水之法,而开创一代风格。董其昌重视淡墨、渴笔、湿笔的实践创作,更是有心于墨法的研究并总结出来,在他的书画理论中关于用墨之法随处可见: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浓肥,肥则大恶道矣。” (《画禅室随笔》)
“字之巧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些诀窍也。” (《画禅室随笔》)
“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破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画旨》)
“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沈成画。夫学画者每念惜墨泼墨四字,于‘六法’‘三品’,思过半矣。”(《画旨》)
“荆浩云:‘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盖有笔无墨者,见落笔蹊径而少自然;有墨无笔者,去斧凿而多变态。”(《画旨》)
“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有无笔墨者。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古人云:‘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可参之。”(《画旨》)
“禅家云参活句不参死句。书有笔法、墨法,惟晋唐人真迹具足三昧。其镌石锓版流传于世者,所谓死句也。学书者既从真迹得其用笔、用墨之法,然后临仿古帖,即死句亦活。”(《书月赋诗》)
……
作为墨法的集大成者,董其昌善用淡墨不只是体现在他的技法上,更是一种简淡随意、古淡逸气、平淡天真的审美取向。诚如清张庚所评:“麓台去:‘董思翁之笔犹人所能,其用墨之鲜彩,一片清光奕然动人,仙矣,岂人力所能得而办?’又尝见思翁自题画册亦云:人但知画有墨气,不知字亦有墨气。可见文敏自信处亦即是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弘仁元艺术品迎春拍卖会隆重开幕!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苏宁集团、宝龙集团、华谊兄弟、三胞集团相继进入艺术品市场,大量的收购艺术品!
- 后疫情时代,艺术品市场将迎来“井喷”,艺术品投资迎来新机遇!
- 未来中国古玩市场有多大:看了吓一跳
- 让艺术品成为可流通可传承的家庭资产!
- 2023“弘仁元杯”首届全国书画评选大赛 免费征稿中
- 艺术品活起来了!艺术品身份认证+资产量化+艺术品金融真的可以让经济活起来!
- 2023重新进场的人,需谨惕艺术市场四大风险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 是当下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疫情影响不了艺术品!反而促使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好!
- 新政策!国家发展艺术品市场的三驾马车!
- 不愧为海派大师,看看这山水!
- 未来十年,艺术品是投资界最能赚钱的行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