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齐白石与毕加索需要对比吗
全民办外展的时代
过去,外国来的展览少,能够举办展览的 单位也少,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现在外国的展览多了,而能够举办展览的单位就更多了,也可以说,只要有钱,引进外国的展览并不难。对于很多外国的博物馆、美 术馆来说,生存是个大问题,而对于有些收藏机构来说,也需要借展费来盘活生意。所以,外展的尊崇感在日渐消解。
大馆的藏品还是不一样
通过借展的方式来获得支撑其生存的资金,是许多博物馆、美术馆的生存之道。因此,有人出借展费,出大笔的借展费来获得展览的资源正在中国形成一股暗流。 但是,到目前为止从上海的莫奈展,到最近北京的毕加索展,都不是国外著名博物馆的藏品。也就是说,那些大馆和名馆,还是有身段的,不是出钱就能撬动大门的。
在中国还是有差别
客观来说,像毕加索这样的画家一生创作的作品数以万计,很多博物馆、美术馆都有许多收藏,一些私人机构也都有丰富的收藏。如果从私人机构的收藏中攒一个 像毕加索这样的高产艺术家的展览并不困难,但是,就质量来说,还是那些著名博物馆中的代表作更精彩。或许这就形成了当下国营博物馆与民营机构运作展览的区 别。
民营机构的补充很重要
实际上,背景的 民营机构引进国外的展览数量较多,但缺少重量级的大师的作品,因此,影响不大。5月28日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开幕的“毕加索走进中国”艺术大展,展出由5位 国家的8位收藏家收藏的83幅毕加索油画、版画、素描、雕刻、陶瓷等原作,覆盖其早、中、晚各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最”,其开幕式的场面确实是最。
可怜的齐白石
民营机构的特点就是不一样,可以打破常规,可以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的特点,民间说法是“有钱就是任性”。所以,毕加索展的一大特点就是同时展出了齐白石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这是所谓的“对比”。无疑,很多事情是不适宜对比的;如果要对比,就应该有起码的等量才能齐观。所以,齐白石此次感觉是陪绑的。
对比的意义何在
显然,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是不可能展出齐白石的作品来说明他和东方的关系,来论证毕加索的伟大,世界上已经展出过的毕加索的展览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对比。有些对比表现了文化上高度的不自信。缺少文化上的自信,才会拉出名人来对比以显示通过这种对比显现出来的“自信”。毕加索就是毕加索,齐白石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 紫藤蜜蜂
期待世界人民欣赏齐白石
毕加索就是伟大,一个在露天举行的盛大的展览开幕式,吸引了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使馆的官员。同样伟大的齐白石,如果有一天能够进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像中国一样有如此多的当地的民众能够欣赏齐白石的话,那可能就是中国艺术真正走向了世界。现实中许多在国外获得很大“成功”的画展,并非是那么想象中的成功。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 艺术市场暗潮汹涌:68万亿财富交接中,藏家将何去何从?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古董市场货源危机已来临:手上的藏品可要藏好了
- 经济越冷,艺术品越火?现在入手收藏,可能正踩准了节奏!
- 古玩收藏的黄金时代:珍藏与机遇的完美结合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2025年,谁还没买件艺术品?这波消费革命真的来了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艺术品市场低迷是障目戏法,富人们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件藏品值半条街?你不知道的收藏圈,成为有钱人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