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编的,珠宝是塑料的!央视曝光“卖惨”视频造假套路……
为了带货卖苹果,有网络视频团队教小女孩演戏“卖惨”,甚至给孩子滴眼药水、掐孩子;为牟利,有主播以资助孩子为名,利用公众爱心售卖假珠宝……
为带货牟利,欺骗女孩演戏“卖惨”
一段视频曾在网络上流传:四川凉山地区一小姑娘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上不起学,身世凄惨。很多人在同情之余慷慨解囊,购买视频中凉山地区贫困村民销售的自产苹果。
然而2020年年底,有网友爆料,相关视频竟是视频制作团队策划拍摄的。为了达到效果,采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人为制造女孩流泪场面;销售的也是市场上的苹果而非当地村民自产。为此,当地警方进行了调查。
据悉,该视频制作团队策划人名为“韩文”,真实姓名赵宏进,1992年生,陕西人,曾在上海打工时负债累累。
2020年,赵宏进雇摄像师组成团队,来到凉山开始做短视频,并建立专门账号发布传播。
赵宏进:没有流眼泪的话,我们用眼药水给她滴到眼睛上,这样可以引起更多社会关注,流量就会更高。
为了让阿佳讲述与身世不符的故事,视频制作团队以拍摄短剧需要她来表演为名欺骗阿佳参与拍摄。拍摄时,团队也并没有用阿佳自己家的房子,而是选择了村里一间早已不住人的土坯房。
△图左为阿佳自己家的房子,图右为短视频画面。
此外,视频制作团队还宣称帮助村民卖苹果,真实情况是他们只在这户人家里买了几千斤苹果,但通过直播销售了几十万斤苹果,获利达29万元,赵宏进个人分得12万元。
女子为资助孩子花两万元买珠宝,经鉴定全是塑料
某视频号曾先后发布五六十条视频,视频中的男主角经常为了帮人潸然泪下,短时间吸粉超过200万人。随即,视频号主人以伸张正义、资助孩子为名,直播卖起了珠宝。
从2020年12月开始,上海的杨女士前前后后购买了所谓的海洋之星、钻戒、蜜蜡、珍珠等共计两万多元珠宝。可货到后,杨女士却欲哭无泪。
多部门出台网络短视频管理规范 让造假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专业人士指出,视频造假屡打不绝的原因之一,就是涉及部门多,定性难,不法人员违法成本极低。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重视网络视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19年,《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出台,明确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
2020年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平台要落实管建同步,对违规不良内容实现精准预警和及时阻断。
2020年下半年,部分平台联合发布《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自律公约》,平台将共享严重违法主播信息,完善违法行为处置公示制度。
让造假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才能让网络空间更清朗更健康。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
- 市场新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