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苏恒泰”,复兴的秘诀在哪里?
【中华收藏网讯】“留住老品牌,复兴家传油纸伞是我必须要坚持做下去的事。”记者近日在位于武汉剧院旁的“苏恒泰”油纸伞工作室内,采访了“苏恒泰”第五代传承人苏峰。
“苏恒泰”品牌1864年在汉口创立,其创立人为湖南长沙东乡石门坎人苏文受。“苏恒泰”油纸伞曾名扬华中,以结实耐用著称。其制作工序繁杂而考究,相传能抵抗6级大风。历经百年风雨后,老字号“苏恒泰”一度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近半个世纪以来,制伞的传统技艺逐渐失传。
“苏恒泰”油纸伞。受访者供图
为留住家族品牌,2005年,苏峰开始到湖南湘潭寻找当年曾在家族工坊中制伞的老师傅,向他们学习制伞工艺。苏峰介绍,当年很多师傅一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为了能学会制伞的整套技艺,近年来他每年都专程去湖南学习,并且自己也不断尝试和琢磨。
“苏恒泰”油纸伞。受访者供图
经过10余年磨炼,苏峰掌握了成熟而完整的制伞技艺。制作“苏恒泰”油纸伞需要竹子、丝棉线、棉皮纸、桐油。为确保每一把伞都是精品,“苏恒泰”对原材料的质地要求很高。苏峰曾试图在武汉周边寻找竹子,但这些竹子无法达到要求,他就从湖南、江西等地采购韧性较强、质地好的紫竹作为伞骨材料。
在工作室,苏峰告诉记者,制成一把伞需要去竹节、削伞骨、制伞架、制伞面等工序,但其中最关键的是熬制桐油。他表示,熬制时要根据烟气的颜色变化判断温度、适时添加矿物质,他尝试了很多次才熬制成功。“只有桐油质量达标,才起到遮雨防水、保护伞面的作用,使伞经久耐用。”苏峰说道。
“苏恒泰”油纸伞。受访者供图
在复兴家族品牌的同时,苏峰还面临着让老字号油纸伞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苏峰表示,接下来他要将创新元素和传统工艺相融合,不断改良和提升工艺,使“苏恒泰”油纸伞兼顾实用和审美功能,让更多人喜欢。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