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协委员程青梅:打造博物馆集群激活民间藏品
【中华收藏网讯】养在深闺无人识”是民间藏品最大的尴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正在举行的河南“两会”上,河南政协委员程青梅建议,打造博物馆集群激活民间藏品,破解上述难题。
1月17日,河南政协委员程青梅就打造博物馆集群激活民间藏品接受记者采访李贵刚摄
目前,河南省已基本建成了设施设备齐全、运营高效规范、地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全省各类博物馆数量达340家。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94家,行业博物馆32家,非国有博物馆114家。
需要注意的是,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非常雄厚,还有相当数量的民间藏品“养在深闺无人识”。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统计显示,河南民间藏品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红色收藏、陶瓷收藏、金石收藏等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在发挥文化传播价值上有很大空间值得挖掘。
那么,如何激活民间藏品,让文物活起来。
程青梅表示,收藏界的共识是,收藏虽然是小众的事情,但是小众的收藏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所以小众有责任让大众来共享,而实现的主要方式就是办博物馆。
程青梅调研时发现,民间收藏家大都侧重于收藏,“以藏养藏”,缺少其他大的经济来源,而建设民办博物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场地、养护、讲解等方面都需要很高投入来保障,对大部分收藏家来说都很难实现。
“多地政府已出台政策扶持非国有博物馆,但有能力自主建馆的不多。”程青梅了解到,近年来,洛阳、开封、郑州等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在土地、税收、规费以及水电气暖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扶持力度很大。
以郑州为例,对新建非国有博物馆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00元/平方米补助,最高可获300万元补助;除了自建博物馆予以补助,租房建非国有博物馆的,最高每年也能获得50万元租金补助。此外,政府职能部门还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管理运行效能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每年奖励40万元,合格的每年奖励20万元,不合格的不予奖励。
不过,新建非国有博物馆不管是从程序的复杂性,还是漫长的周期来讲,都难以短时间内发挥作用。虽然开办博物馆几乎是民间收藏家们的共同梦想,但在现实中能够个人自筹资金建设民办博物馆仍然是少数。
有一些民间收藏家表示,非国有博物馆投入大、运营成本高,长期没有形成稳定的收益发展模式,步履维艰,很容易出现严重亏损状况。
对此,程青梅建议,从依靠政府“输血”转变成依靠社会“供血”,规划打造博物馆集群,激发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来激活民间藏品。
近年来,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纷纷出台措施,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注重非国有博物馆群落的规划建设。上海计划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世博文化博览区博物馆集聚区、苏州河杨树浦路博物馆集群、历史文化风貌小型博物馆集群和公园特色博物馆集群这“两大区三个群”。
程青梅表示,正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郑州,更应该利用好丰富的民间藏品等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文化创意园区,让有内容资源的民间藏家与有场地资源的文化产业企业牵手,规划打造非国有博物馆群落,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有望成为新的文化地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资产新风口!谁掌握艺术品资产,谁就掌控金融与证券未来
- 未来艺术品收藏趋势如何,一起看看数据分析!
- 玩古陶瓷:眼界不要局限,一眼辨真假才是真功夫!
- 不懂收藏的人,被称为“隐形贫困”人口!
- 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不是流失海外,而是......
- 争议:鸡心罐到底是文房器还是酒器?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三代之后,你留给子孙的绝不是银行卡数字:古玩暗藏的家族金矿永不塌方
- 未来几年:哪些艺术品最具备投资价值?
- 老行家神预言:未来爆火的热门藏品,竟可能是这些!
- 古玩艺术品是永恒的财富:谁拥有谁就富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弘仁元“借”科技之翼,打造艺术品收藏共享新模式
- 别看现时低迷: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