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台北故宫:内部对出借一事有没有争议
【中华收藏网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明天(16日)将在日本展出,出借该国宝的台北故宫博物院15日下午接受观察者网采访,否认有关出借过程不合规的质疑,并告知了参观者需要遵守的要求。
该院新闻部门还称,当时台北故宫内部对出借一事并无争议,并强调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硬件、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展示规划上,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押运、布展工作则由台湾方面负责。
在此之前,有人认为这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也有民众因为日本丢失借来文物的“前科”,远赴日本展出对脆弱书画类文物的损坏,以及怀疑台北故宫出借程序不合规等问题,而对该展览计划产生了不满情绪。
台北故宫内部无争议,外部分歧大
15日下午,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闻联络人回应观察者网称,关于出借《祭侄文稿》一事,当时台北故宫内部对此没有争议,并反问“请问为什么会有争议?”
他随后强调,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博物馆硬件、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展示规划上,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
但台北故宫曾透露,《祭侄文稿》等文物2015年12月由冯明珠前院长签核同意出借,2年半后,林正仪前院长正式签了约。台北故宫方面此次未正面回应这是否属于正常推进速度。
图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图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除此以外,新闻联络人15日还向观察者网确认,《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的押运工作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布展也由台湾研究人员亲手处理,在温湿度控制等方面会有一定的作业规范。
尽管博物院内部没有争议,但外部分歧明显。此前有台当局“立委”质疑,“这么重要的国宝外借,到底是谁决定的?”更有台湾网民询问是否“对日本太大方”,为何不见公开说明,就突然外借。
有台湾古董收藏家在媒体发文指出,这类纸本文物,本身就属极脆弱、极易损的国宝,可谓“展一次伤一次”,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文化交流确实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这种国宝等级的文物,何曾见过或听闻法国卢浮宫将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微笑》出借。
微博网友@某个张佳玮也认为,“纵然是台北到东京,一路郑重无比地运输保存,然而阳光的紫外线会让纸本泛黄褪色发脆。尘埃虫卵会让纸本风化。水蒸气更是不能沾。换言之,除非这帖完全搁真空里,否则是必然会受损的。”
台湾名嘴黄智贤15日上午还发文称,《祭侄文稿》已在库房休息十年,要出来,当然要放在台北故宫,这是最万无一失的做法。纸质脆弱,温度湿度光线,搬运,都会伤害,外借风险太大。
她还从台湾的角度考虑称,放在台北,全世界的书法研究者,都会来台北看《祭侄文稿》,不是有利于台湾观光?
不过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一方面,肯定了东京展出《祭侄文稿》时所给予的高规格;一方面,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向澎湃新闻提出,所有的展览都会有些微的伤害,“但其实存放在那里也会有些微的伤害,俗话说‘纸寿千年’,其实纸寿并不止千年,《平复帖》就1600多年了,也展过不少次,只要不是太频繁的展览,有一定休养期,做好保护,这些文物当然都是应该适当展出的,文物展出的直面性与教育意义是巨大的。而且,博物馆馆际之间互通有无很正常,我很希望《祭侄文稿》有一天能到上博展出。”
想看《祭侄文稿》,得守这些规矩
被问及《祭侄文稿》展厅对参观者的要求时,台北故宫向观察者网发来了一张截图,并称为了文物保存、维护安全,展场内需配合相关安全措施。
截图除了显示禁止拍摄、饮食等标识外,还写明展示室内的温度、湿度、照明是遵守作品保护相关的国际基准和惯例,以及展品借出人的要求来管理的。因此,展示室的环境不是特别舒适,希望各位参观者理解。
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该颜真卿真迹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展出条件曾引起不少人担忧。
据《环球时报》早前报道,东京国立博物馆14日曾称,《祭侄文稿》未进行特别保护措施,“游客不开闪光灯就行”。晚些时候,博物馆又对记者表示,“将在单独房间的玻璃柜中展示,游客禁止拍照,只有拥有许可的媒体记者可以,但也必须隔着玻璃柜进行,且不能使用闪光灯”。
环球网15日又称,《祭侄文稿》处于独立展区,以日媒目前的宣传力度看,明天很可能会有大批日本民众前来一睹“天下第二行书”。
出借国宝的程序
13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樊波成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指出,大陆已经规定元代以前的书画、丝作品都被禁止出国(境)展览。
另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此次出借的《祭侄文稿》和怀素《自叙帖》都经“文资法”核定为“国宝”,等级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还高。考虑到书画的脆弱性,台北故宫1984年起陆续精选出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三年以上,其中就包括上述两件文物。
而对于台北故宫除了限制展出时间外,是否会有其他举措,该新闻联络人仅表示,每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各博物馆对于文物安全的规范都有不同的要求。
他随后提到了该博物院代理院长李静慧的说法,称台北故宫的规范是:任何院藏文物外出展览前,院内研究人员皆会谨慎评估文物状态,且遵照“国宝及重要古物运出入处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办理——“‘中央主管机关’应依第二条所定申请条件及前条所定应检具文件办理书面审查,并召集专家学者组成项目小组,就古物状况是否适合出国进行实物审查后,报请‘行政院’核准。”
该新闻部门特地强调,唐代书法最高代表之一的《祭侄文稿》出借过程“均符合专业审议与行政程序”,2018年11月初台北故宫依上述规定发函台当局“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申请审议。经“文资局”邀集四位专家来院召开借展文物出境审议会议后,审议结论为“古物状况稳定,适合出境展览”。台北故宫依此再报请“行政院”核准借展。
至于确认东京博物馆“回馈”展品的进度问题,《环球时报》之前曾曝出东博方面称,东京未和台湾进行“交换展品”,所有展品都是台湾单方面送去的。
但台北故宫1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文物交流的部分已经在讨论,但还有一些细节没定,现在可能不便透露太多。
不过,之前已经有台湾网民提出,既然台北故宫出借了“天下第二行书”,希望日本能拿出《风信帖》(注:日本平安时代高僧空海最著名的代表作,写于810年至813年间,为日本国宝)等级的展品。
社交媒体截图
同时,苏贞昌接任台当局“行政院长”,新“内阁”名单13日公布后,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陈其南未能留任,该新闻部门表示无法特别说明此事。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