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高手18天用中性笔画出《清明上河图》
【中华收藏网讯】日前,一幅十分引人注目、场面浩大的大型中性笔版《清明上河图》在孝义市诞生。这是孝义吕矿田海奎耗时18天用中性笔画的技法重现北宋城市市井民俗风情的一幅《清明上河图》画作,让观者无不叹服。
据悉,《清明上河图》原画长5.287米,宽0.248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及汴河两岸优美的自然风光。画面以出郊、上河、赶集、扫墓为主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这幅经典名作,曾被众多艺术家用木雕、剪纸、烙画、刺绣等艺术形式进行二度创作,但用中性笔画形式进行艺术再现,还很少见。
据了解,早在多年前,田海奎就对《清明上河图》十分喜爱,并产生了用中性笔创作《清明上河图》的想法。2018年秋他便开始上网查找资料,找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清明上河图》这一版本进行临摹。为了精准、形象地完成作品,他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按照原作的画面布局,一点一点地往前推进。
其中,最难的要属画里面小人物的表情了,田海奎用0.28毫米的中性笔画都觉得很费劲,更别说当年《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用的是毛笔了。但田海奎凭着一股执着劲儿,历时18天,每天耗时12小时用尽17支中性笔芯,一幅长5.2米、宽0.25米的中性笔画《清明上河图》终于完成。画中共有550余名人物,各种家禽60多头,木船20余只,各种样式的树木、房屋无数,整幅画勾勒得精细入微,人物、山水、建筑等,细腻深入、惟妙惟肖,把作品铺开,让人感觉宋代繁华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
说起未来的打算,田海奎也有了初步规划,他准备把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做成一幅长卷后,献礼建党一百年。看着自己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田海奎一脸自豪地说:“如果我的画笔能给后代留下一滴可延续的墨迹,我将感到无比的欣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