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墓成菜地 7米多高墓土被挖尽
【中华收藏网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些诗句都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史载杜牧为京兆万年人,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人。
在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村民口耳相传村子西南角埋葬着唐代大诗人杜牧。11月25日,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汾酒集团联合主办的“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在西安举办。当日下午,当专家学者和记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这里只是一片残败荒凉的低洼菜地。虽然主办方在活动现场铺上了红地毯,挂上了条幅,可仍无法遮盖眼前的凄凉。
至于杜牧墓遭毁坏的原因,司马村68岁的关山回忆到,1967~1968之间,由于下了数天的连阴雨,为了用干土给生产队饲养室垫圈,只好挖掉墓土。加上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村民不时私自挖土盖房,仅仅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7米多高的墓土便被挖尽。直至如今,冢的中心只遗留下一个方坑。而《长安县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也有记载:“《咸宁县志?陵墓志》载:‘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自为墓志。’其墓建国后尚存,在司马村西南,高约7米,面积约1亩,墓顶有一大树,60年代遭平毁。”西安市于2012年公布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西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正式认定,杜氏家族墓即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而杜氏家族墓正位于大兆街道司马村以西。杜淹、杜如晦、杜济、杜亚、杜佑、杜敳、杜牧等均祔葬司马村祖茔。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看到现场感慨说,希望能发扬传统文化,按照史书记载将杜牧墓封土恢复起来,并建一个纪念馆,陈列一些有关杜牧的史书记载。在清明节能够开展祭祀杜牧的活动,让世界各地杜氏家族有个寻根问祖的地方。把这个地方开发利用起来。既是对杜牧的纪念,也是对传统文化保护提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