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魅力大,既能投资增值,又能寄托情感
【中华收藏网讯】古往今来,爱好文玩的人一直都是很多的,而且爱好古玩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癖好,有着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因为古玩收藏一直就被看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细细把玩品评,便可使人恍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遨游于岁月长河中。
要是我们追溯历史的话,可以发现在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有学识有品位的人家里发现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而到了现代,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越来越高了,有钱又有闲,收藏古玩更是成了一种热潮。据中华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华收藏网、中国包装网总裁、艺术品高级鉴定师与评估师龚经强分析,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项,几千万收藏者热衷此道,约占人口的3%。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
龚经强会长认为,收藏古玩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2002年10月28日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进行流通,使民间收藏更加火爆。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第十篇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而古玩收藏总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你痴迷。有些人为了怀旧,有些为了寄情。如果你买了股票,债券,卖了之后,即使赚了钱,你也不会对于它有什么感情。古玩则不同。你花10万元买一件古玩,把玩一段时间后,即使再以原价卖掉,也会觉得得到了许多,这就是古玩的魅力。
要说搞收藏完全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不客观的。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众所周知,艺术品收藏是较房地产、股票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活动,古往今来,古董商、古玩店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龚经强认为,必须用钱来衡量,如果仅仅说这件艺术品是无价的,那是没有意义的。最近,毕加索的一幅作品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我觉得这就是衡量毕加索艺术成就最好的标准。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是,中国的古代艺术品价格也在不停地攀升。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收藏古玩要系列化、专业化。收藏不只限于古玩,“今玩”同样可纳入收藏视野,关键在于“用心”。即使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玩家,也不要见什么买什么。可以投资一些大件,但无论字画、铜器、瓷器等,都得钻研透,努力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藏品由中华收藏网艺术馆提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