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和金融的结合,是艺术品收藏时代真正的狂欢
【中华收藏网讯】最近,不少人发现,古玩市场好像又有了新的复兴的信号,而这种现象已经从半年前就已经悄悄开始了。古玩收藏市场已经渡过了最后一个低迷期,现在有了由衰转繁的明显前兆。不仅是由于CCTV的高分综艺《国家宝藏》的助推,还是国家新政策的大力支持,助推传统文化复兴。
于是,在多重因素下,艺术品加金融的概念又再一次兴起了,很多人也称之为古董金融。何为“古董金融”?对此,中华收藏家协会会长、中华收藏网、中国包装网总裁、艺术品高级鉴定师与评估师龚经强是这样解释的:“未来几年古玩艺术品将金融资产化,一波收藏家将成为富豪群体。就是将大家藏在箱底的宝贝拿出来,与银行、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合作,加快流通,降低变现门槛,将艺术品、古董由收藏品变为金融产品,与国际接轨,促进收藏品市场发展。”
变现难流通难,藏家捧着金饭碗讨饭
一直以来,古玩市场上都有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也是一直存在的痛点,那就是变现难,流通难,大部分玩家买到藏品后都只能孤芳自赏,再要流通,没有可靠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司法保障体系。
而龚经强先生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在多年以前就创立了中华收藏网,对这种问题更是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龚经强说,经常看到收藏家手里有非常好的收藏品,但却没有一个可靠的渠道,想要真正的出手却没有那么容易。
龚经强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他认为艺术品市场如此庞大,但是其流通和金融环境实在跟不上时代。引入资金难、藏品流动难、政府扶持难等方面的问题让这些民间收藏家频频陷入窘境。而要让这些收藏家手中丰富的藏品流通起来,实现真正的投资价值,让艺术品和金融相结合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金融机构为艺术品打开大门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把文化复兴摆在战略地位。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民间收藏也是其中一部分。这无疑是对民间收藏的政策激励,金融市场再次向艺术品市场靠近。如今,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再次为藏品市场打开大门。
作为中华收藏网的创始人,龚经强凭借多年的文化收藏背景以及专业的行业经验,他首先将中国收藏网融合“互联网+”理念,将收藏品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是一个集金融化+艺术品+互联网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电商平台,搭建了古董金融产业的新模式。
龚经强还认为,文化艺术品不但需要金融产业链来助推发展,还需要权威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尽管目前市场上有大批专门提供信息的古玩交易网站,但是均处于无序状态,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间,真正的藏家绝对不敢涉足进去。而一个理想的艺术品交易网站,应该有金融机构、权威鉴定机构、质量担保机构例如保险机构等行业的身影出现,这样才能促进一个平台的健康发展。
而他的中华收藏网正在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他旗下的“我要鉴宝”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玩收藏”、“收藏迷”服务号和中华收藏网等,都给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和消费者、收藏家、经营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收藏品投资交易模式。
艺术品+互联网、艺术品+金融是当今文化产业链条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收藏品的真伪鉴定问题、未来价值起落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藏品金融运作中起步艰难,发展缓慢。龚经强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来将着重致力于“互联网平台+艺术品金融+自媒体+线上下活动”的服务模式创新,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使平台真正成为用户与资产的一个中间链条,让更多用户在艺术资产配置上实现自己的收益预期,为用户打造更为便捷的资产配置方式,同时也为收藏者提供可以信赖的中华收藏网第三方交易平台,艺术资产时代开启新一波收藏家再富起来,如何让艺术金融从真正意义上让艺术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实现从欣赏到增值的大跨越。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