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的收藏理念:冷坑作品更需鉴赏能力
【中华收藏网讯】世人追求收藏之快感,多喜爱名气之作,作者之名气,作品之名气,二者俱佳方为上品,藏之则喜不自抑,人之常情也。君可知近代大家徐悲鸿的收藏理念是如何的?
徐悲鸿认为,在收藏古画时,对于那些作品脍炙人口的画家,虽然他们的名气很大,遗迹也流芳百世,但是市场上不可避免的是伪品泛滥,倘若追这个时髦,赶这个热门,势必会陷入“古董鬼”设下的圈套。不如选择“冷坑”,也就是无名作者,虽然他们名望微小,但作品精湛。这些作品往往不为人知,或者不见著录,甚至无收藏款识,一旦被发现即光彩夺目。细思这一反其道而行之的收藏理念,深觉妙之。
理念必将付诸行动,北宋的《罗汉像》是徐悲鸿从霉烂纸堆中拯救出来的闪光作品。闲暇之时徐悲鸿习惯逛旧货摊、小市场,他曾在一家小市场上的破纸堆里买到一幅谁也没有注意的画,画面虽然既霉且烂,但以徐悲鸿丰富的鉴赏能力,基本识别出它是北宋的《罗汉像》。他毫不犹豫地买下此画,经过重新装裱,果然画面楚楚动人。
艺术大师徐悲鸿收藏理念,对如今的收藏者来说,不无启发。现在的市场收藏行为,以财力取胜是常态,大家名作也经常落入他们手中,人们经常只能在媒体报道中才能看到这些天价的艺术品。所以对于普通的收藏群体来说,很难接触到真正的顶级大师名作,一般店铺里的各种“大师”或者稍有名气的作品也多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与其在这样的氛围里挣扎,倒不如像徐悲鸿所说,选择“冷坑”,试试从无名作中找出精彩收藏。
当然,入“冷坑”需要坐得了“冷板凳”,学得进各种知识,不然毫无见识进冷坑,见无款者就谓之好,也是徒增经济损失。徐悲鸿不仅画功了得,对画的鉴赏能力更不一般,以前面的《罗汉像》为例,徐悲鸿在画中空白处直言:“此定是北宋高手所作,而霉烂已甚,戊子夏日,为吾发见,因得救出,灿然生辉,不减李公麟巨迹,诚生平快意事之一也。”一般的藏家或许很难达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别作品的能力,但是具备相应的收藏鉴赏能力,才能在“冷坑”中获得令人艳羡的藏品,否则,盲目入坑,只能深陷“囫囵”不得自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当收藏走进寻常百姓家:艺术品里的全民热情
- 重磅丨国家文物局:就如何“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答记者问
- 谁掌握古玩艺术品高端资源,谁就是以后的大赢家!
- 藏品不是提款机,而是文明的继电器
- 艺术品市场正吸纳大量资金,收藏已成为地位的象征!
- 民间收藏:藏在百姓家里的文化烟火气
- 艺术收藏必修课:书画收藏十大要诀!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书画收藏的五大铁律:看懂就是赢家!
- 市场激活:万亿级资产“苏醒”,民间收藏的春天真的来了?
- 99% 的人都不知道:玩收藏的套路!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力量,是中华文化传承最具影响力人群!
- 收藏轶事:他用5万买一幅画,卖了4370万,至今翻了87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