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与时局共同成就的齐白石
【中华收藏网讯】《三联生活周刊》第1003期封面文章《齐白石》中写道:1919年可以说是齐白石一生最艰难的一年。57岁的他为了躲避战乱离开湖南老家湘潭定居北京。借住在法源寺的齐白石正和门人张伯任闲聊时,忽然看到地砖上有个石浆印子,白白的,很像一只小鸟,于是立马随手拿来一张纸,趴在地上将这只“小鸟”勾画了下来,在翅膀上写下“真有天然之趣”。
那时的齐白石还是个清末的乡下人,还没有成为“齐白石”。他此后将经历民国、军阀割据、抗战、内战,直至新中国成立,出身和时局让他早年贫穷,中晚年动荡。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齐白石一直生活在老家杏子坞星斗塘老屋方圆不足10公里的地方,追求着他“白头一饱自经营”的农民理想。不难想见,那里的乡土、人情、文化是如何深刻塑造了后来那个广为人知的齐白石。
齐白石又是幸运的,在来到北京前,他是传统乡村结构瓦解前的最后一代人,受益于赏识他的层层乡绅、地主。民国时期,西方思潮进入中国,陈师曾、林风眠、徐悲鸿等留洋知识分子一眼认出他的好,并帮助促成了他从民间画家到艺术大家的转变。
齐白石是天赋与时局共同成就的大家。“雅与俗”“艺术与商业”,这些艺术界永恒的矛盾,就这样被齐白石以“天然之趣”全部解决了。据说齐白石90多岁时,也还是每日画四五张。他自订润格依旧不高,有段时间仍然为每尺5元。对他来说,创作从来不是特殊与清高,而是谦卑本分,是凭本事吃饭,卖画养家糊口。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