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近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山水佳作《雨馀树山色润图》
李可染《雨馀树色润图》179x97cm
【中华收藏网讯】李可染(1907-1989年),是近现代杰出的画坊巨匠、诗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江苏徐州人,原名李永顺,曾用别号三企,画室名“师牛堂”。他擅画山水、人物、牛,曾师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艺术大师,最后终于成为现代中国画坛上备受推崇的一位大家,他在现代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从这幅画可看到,李可染已经从写生作品升华了一步,他的《雨余山色润图》最得其境。一改传统山水画上下留白、天高地阔之意,上追北宋全景式构图,用极为丰满的布景形成强烈的个人图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之气势。积墨法是层层加墨,层层见笔,各层次间又错落变化,使画面深厚丰富。山势迎面而来,屋舍隐于山间,瀑布浓缩为几条白色的裂隙,把光引入画面,通过探索“光”与墨的变幻,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雨后清新润泽之气扑面而来,整个画面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作品空间结构坚实而厚重,沉涩的笔调绵密地深入到画面各个角落,一点一画、一笔一墨积成画面。这种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震撼着观者的内心,表现出深厚博大的精神力量。李可染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创建了中国画创作的新方法,是对传统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论最好的实践。他坚持“洋为中用”,在中西融合的大潮中力求写意的中国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更强的表现力。他借助于写生素材的剪裁、夸张、重新组织,以实现感情化、理想化的意境创作。放弃了熟练掌握的传统笔墨技巧,不用传统勾描点叶的方法和皴法,而是采用团块性笔墨结构来表现物象,以墨为主,强调一个“狠”字。他在黑中既求实体感,又创造虚拟美,用黑衬托白亮,用层层积墨统一画面,用黑来追求画面意境完美的表达,又巧妙地把关注形、光、色等西画的创作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传统的、写意的笔墨体系之中,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具有一种朦胧迷茫却坚实有力的特色。观其山水,常感山势迎面而来,大有突兀之势。即便有没画满的作品也往往用大段的题款补足,不留虚空。
本图于画面左上角提款“雨余山色润,树静瀑声喧。一九八五年,岁次乙丑夏七月,可染作于师牛堂”,颇具李家特色。钤印“李”、“可染”、“孺子牛”、“可染创作”和白文印“可染印信”共五方,此类题材和构图模式在80年代中后期较为常见,多为四尺三开小片。本图宽97厘米,高179厘米,层次鲜明,笔墨凝重,气势博大,乃同类题材中难得佳作。
款识:雨余山色润 树静瀑声喧 一九八八年 岁次戊辰夏十月上旬, 可染写于渤海之滨。(龚经强系中华收藏网总裁、国家艺术品高级鉴定评估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