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禧攻略》谈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定价权”
【中华收藏网讯】宫廷古装大片《延禧攻略》在爱奇艺上线。首天播放量达到2500万,网路上一片叫好并迅速引起一片追剧热潮。
随后香港无线电视TVB翡翠台两线黄金剧场播出,迅速席卷全港收视热度。最高一集跨平台收视率到26.3点,全港超过170万观众收看,占整体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即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在收看该剧。爱奇艺网上播放更辐射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及全世界等多个华侨地区,带动了全球对中国国产剧的追剧话题。
虽名为电视剧,但《延禧攻略》完全略过传统电视端,直接在视频网站以VIP剧集的形式播放,仅仅依靠互联网就完成拥有上百亿点击率的爆款电视剧,这是全世界电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热潮和记录。《延禧攻略》的火爆不仅仅对中国电视剧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作为目前处境困顿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借镜。
1正视超过13亿中国人的人口红利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中国有13亿人及海外千千万万华人人口红利基础上。有中国人、华人的地区,华语是最重要的沟通语言,这就是华语电视娱乐节目能为广大华人观众欢迎并壮大的原因。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家得正视这个超过13亿人的人口红利,不需一味的去讨好西方,寻找外销西方市场的可能;其实自己站台的这个国家已为自己的艺术创作,预备了接纳和收藏市场的空间。
2创作出认真走心的真正作品
从制作角度来看,《延禧攻略》的确是一部认真拍摄的电视剧,比如美学呈现,不仅细节十分到位,服装道具都尽可能做到还原细节、尊重历史。剧中演员对于书画、文玩的鉴赏对话,甚至‘石渠宝笈’、‘四库全书’编撰及书画收藏印章都有了重新认识。所以当艺术家在抱怨自己作品不被市场接受的同时,是否更应该检讨自己在创作上真正用心投入,创作出非凡的作品。
3中国视觉、视觉中国从传统出发再创新
延禧宫在紫禁城的东六宫内,在明清两朝,它的确是供皇帝的嫔妃居住,只是在1845年不慎失火,将25间房屋全部烧毁,仅仅剩下一座宫门。现在北京的故宫便是200年前曾经住过乾隆令贵妃、嘉庆帝的母亲、晚清六代皇帝的老祖宗——魏璎珞的延禧宫,如今被当代电视人用为背景,重新演绎魏璎珞和乾隆宫廷之间的爱恨攻略。物依旧,人如是。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新,应是未来中国当代艺术可以发展的新方向。
其实当代艺术如同电视,同属视觉艺术,只是电视面对的是大众,强调收视率,必须为广大消费者接受。而当代艺术则是小众,圈子小、受众面不大,甚至此前中国还没有当代艺术收藏市场,许多中国艺术家作品只能往西方寻找出处。如今《延禧攻略》的火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当代艺术的出路也将从西方转向中国内地。
所有的文化产业发展都得要有人买单,才能建构出一个市场发展。一个完全属于中国题材的《延禧攻略》引发全球华人的追剧潮,没有西方的参与,我们也能撑起一个比西方更大的受众面,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当代艺术未来。
除了视觉走向外,当代艺术市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定价权’。为何毕卡索一件作品要上亿美元,昆斯一件量产作品就得百万美元,而中国艺术家作品还在几十万间徘回,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掌握‘定价权’。以《延禧攻略》来说,如果上片的‘定价权’还是由西方掌控,此剧还得翻译成英语才能在西方管道播放,这点击率能上千万吗?
在当代艺术市场上,我们也需要一个类似《延禧攻略》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拥有‘定价权’。当然这一切还待中国艺术家和中国画廊、拍卖产业的齐心努力,我相信这一切将在不久之后发生,就像三年前跟任何人说中国本土电视剧会有超过上百亿的点击率,会有人相信吗?
(来源:罐子艺术网作者:刘太乃)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别让你的藏品贱卖!学会这招,让买家抢着出高价!
- 艺术品市场的未来:投资者眼中的金矿,普通人手中的瑰宝
- 2025,私洽为王:内地机构纷纷布局,艺术品交易规则已被彻底改写
- 揭秘年化15%的艺术品投资路,看懂这3点你也能赚
- "没钱也能玩艺术投资?从按揭抵押到租赁分红,这些骚操作让我看呆了"
- 未来三年,艺术品投资将成热门!
- 国家为艺术品投资“开绿灯”,财富机遇你跟不跟?
- 一场资本与文明的合谋:艺术品市场正在悄悄改写财富游戏的底层逻辑
- 别让你的藏品贱卖!学会这招,让买家抢着出高价!
- 未来几年捡漏靠它!这4类艺术品偷偷升值,看懂的人已经开始布局了
- 艺术品市场迎来大发展,普通人的机会来了?
- 这个社会最后的资源争夺战!——艺术品投资!
- 艺术品投资 | 资产配置多元化:分散风险的新选择!
- 当艺术品成了“资金新去处”:普通人也能玩,文化产业要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