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后生命话题丨如何定义生命?如何定义未来生命?

发布日期:2018-09-10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2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2018年9月5日,第二届北京新媒体双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美术馆拉开序幕。展览以“后生命”为主题,重点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日渐受到关注的后人类理论语境中,“生命”这一古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人在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处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中微妙变化的地位。

开幕式现场开幕式现场

  在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宋协伟教授以及策展人费俊教授接受了新浪当代艺术频道的采访,对于“后生命”主题的来源、探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期许做了详细的阐释。展览主体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 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

总策展人宋协伟教授总策展人宋协伟教授

  “后生命”意在表达一流学科建设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呈现

  在接受新浪当代艺术频道采访中,总策展人宋协伟教授谈到了举办北京媒体双年展的缘由:举办媒体艺术双年展主要来自于早期与德国奥夫巴赫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个合作项目,叫“第三移动影像展”。第一届的主题为“技术伦理”,当时有这样一个背景:AlphaGo的诞生促使全球都在关注未来机器人的研发与人自身的关系,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伦理问题。而这一届的主题为“后生命”,当今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是经济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2016年联合国曾召开全球首脑会议,其中探讨了关于未来人类生存50年的一个话题,确定了未来人类生活所面临的17个问题,这17个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也就是全球性的话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要考虑人类未来的发展,包括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等等。从艺术界的角度而言,毫无疑问,西方当代艺术已经由传统的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走向了科技艺术以及生物艺术这样的领域。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因此,今年的主题为“后生命”,侧重点在生物艺术领域。其实,生物艺术在西方已经发展很多年了,但是目前在中国当代艺术或者当代设计的领域当中,从业人员非常少,并且在主流媒体上的呈现也非常少。那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作为教育部的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应该探讨对未来学科发展的一些问题,要响应时代的变化,响应国家战略的变化。那么本届展览主题“后生命”意在表达一流学科建设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呈现。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除了在理论上、思想上探讨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作品呈现,艺术家通过媒介手段来表达他对后生命的理解。每一个艺术家,每一个理论家,每一个学者,从自身的学科角度来看待问题,自然会带有跟自身学科的一些逻辑关系和思维方式。但因为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迎接未来的时代,未来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比如说,中央美术学院策划的未来全球匠人计划当中,凯文凯利在演讲中谈到:未来从什么时候开始?未来从现在开始。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宋协伟教授说:“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时间段来定义未来,未来可以怎么样,一切都是,我们搭建了一个研究‘后生命’的展览平台,也是提出了人类对未来思考的一些问题,让所有的人进行思考和探讨,无论哪个学科,大家共同来探讨这样的话题。”

策展人费俊教授策展人费俊教授

  生命的问题就是艺术的问题 通过三种不同维度进行解读

  费俊教授在接受采访中谈到:在这个展览中,我们能够通过大量的作品和文献感受到“未来性”,由于科技的推动,生命有很多不可知的可能性。“后生命”主题背后一条暗藏的逻辑,试图在探讨生命从生命1.0到2.0,到现在和未来即将面临的生命3.0,这样一个大的人类所谓进化的脉络。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生命1.0通常指的是生物自然性的进化,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谈到了如何从无机物转化到有机物,如何逐步从细胞变成哺乳动物等等。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硬件的进化史,人类或者是其他生物作为一种硬件,这样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基因变化,最终形成了众多的生物,包括人类。生命2.0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的进化史,包括社会、文明、家庭关系、家族关系、群体关系等等,在很大的层面上推动着生命的进化。

策展人费俊现场导览策展人费俊现场导览

  我们今天谈的生命3.0基于技术驱动,称之为技术进化,核心驱动力由新型的科技去推动。比如说,今天我们非常关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尤其是生命科学、生物基因等等这样一些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其实都在指向对生命本体的一种突破。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其实这个展览主题“后生命”是一个很少在艺术界讨论的话题,听起来更像是生命科学界会去讨论的话题,艺术家为什么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其实就像我们在一篇文章中讨论到的:生命的问题就是艺术的问题,本质上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人文学科关心的终极问题,一定是生命的问题。当然,这里所探讨的一个面向未来生命的发问,其实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所以这个展览呈现了非常多元的关于后生命的各种伦理问题,再通过三种不同维度的解读方式,希望给观众呈现我们研究所梳理出来的关于未来生命的一些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是和每一个人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说,如果你的小孩儿接受基因改造,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再比如说,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你的工作?它是和每一个人都会有强烈相关的问题,但是我们的解读方式可能恰恰是这个展览比较有特点的地方。这个解读方式,我称之为是“三维度”这样一种特殊的语法,这三个维度分别包括了哲学、科技和艺术。每一个问题,我们都会试图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当然观众能够了解到一个艺术作品,围绕着他的在哲学上和科技上的相关性。

策展人费俊现场导览策展人费俊现场导览

  费俊教授坦言:“对于整个策展团队来说,我们希望给观众呈现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相关性中,触发观众更多的思考和反思。如果观众从这个展览中出来的时候,恰恰是一头雾水,我觉得这个展览就成功了,因为引发了他个人的一些思考。”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另外一位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认为:“后生命,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谦卑:那就是我们对什么是生命的边界,依然一无所知。”策展人陈小文希望借用“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实践,告诉我们“后生命”并非意味着基于肉身生命的结束,而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对生命唯一定义的终结。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后生命”留下了很多悬念:如何定义生命?如何定义未来生命?我们是否应当将生命定义范围拓宽?这一切都值得深思。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新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