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樊建川:我只是博物馆的看门人

发布日期:2018-08-31    来源:樊建川:我只是博物馆的看门人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36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樊建川为山西晚报读者题字樊建川为山西晚报读者题字

    博物馆游客瞻仰先烈。博物馆游客瞻仰先烈。

    引言

    樊建川说自己一直都有收藏意识。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收藏,2001年生出建博物馆的心思,2003年开始筹建建川博物馆。迄今为止,已有800万件藏品,还在不断增长、丰富中。在民营博物馆界,樊建川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如今,建川博物馆聚落,实现每年近2000万元的盈余。整体估值近百亿。但在2007年12月4日,樊建川做出决定——百年之后,博物馆捐给国家。更让人惊骇的一个遗嘱是,他要把自己的皮做成一面人皮鼓,放在博物馆里供人敲打。

    这样惊世骇俗的遗嘱,樊建川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在樊建川的办公室,也被称为“忠义堂”的地方,山西晚报记者倾听了他对生死、对得失和信仰的看法。

    决定把博物馆捐给国家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樊建川说,他父亲这一辈三个兄弟都未能活过60岁,肝胆上有问题,可能是遗传导致的。当年他四叔到大邑县安仁镇一年,也大病一场,花了不少钱,抢回一条命,至今身体很好。家族遗传病让他有很大的紧迫感,常年在外面跑,如果有意外,辛苦办起来的博物馆怎么办?直到他决定把博物馆捐给国家,这个问题才不再困扰他。

    如今,樊建川已经建成50多个博物馆,还在不断推进中,下一步在青海、武汉、海南都将建博物馆,无论是已经建成的,还是即将建设的,最终都会全部捐给国家。他在遗嘱中写下:“一、我个人历年收藏的各种文物;二、成都建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四川建川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股权中,应折算为我个人所有的部分……”全部赠与成都市政府。

    “包括办公室,都跟我没关系,我现在只是看管。”樊建川指着“忠义堂”说,“在这件事(捐赠)上,最有发言权的是我老婆,她非常支持,其次,作为合法继承人,女儿也不要。她们都很乐意捐赠给政府。”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只有交给国家,才能让博物馆存在得更长久。“你看武侯祠,从三国时期就是官办文化企业,都江堰是秦汉的,杜甫草堂是唐代的,都是官办文化企业,它们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靠的都是唐宋元明清历代政府。我的博物馆就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保存住这份鲜明的时代特色就可以,守住它,把它保管好,如果能‘活’一千年,那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樊建川看来,把博物馆捐赠出去不是舍去,而是得到,让博物馆的生命得到了长久的延续。

    人皮做成鼓为博物馆做贡献

    放弃财产还可以理解,樊建川还留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的遗嘱。他说死后要把自己的身体捐给重庆三医大,各个器官该怎么用,完全交给医学,但是皮肤却要自己留着。他说,要用自己的皮做一面鼓,要按照军鼓的形式,先把架子做好,死后再把他的皮绷上去。旁人听着汗毛倒竖,他却轻松诙谐。

    樊建川笑着对山西晚报记者说:“这么好的皮,烧了多可惜,这里有两根骨头,可以做鼓槌,敲坏了一根,还可以用另一根。”他啪啪拍着自己小腿的门面骨。“你说,参观的人有愿意的,敲一下,我就出现在对面的声控电视墙上给他唱首歌,他必须给博物馆捐1000元。我死了,还能给博物馆挣钱,多好的事啊,一年挣个几百万,可以养活博物馆。”他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博物馆资产的一部分。

    最开始这件事,樊建川得到了妻子同意,但是有一天当一位重庆三医大解剖室的大夫说到具体操作时,樊建川的妻子当即表示拒绝同意这件事。“开始的时候我老婆是同意的,后来又不干了,不知道为什么。”他表示不放弃这个愿望,嘟囔着,“万一哪天想通了呢。”如今,他把这份遗嘱写成了文书,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他说,给这面鼓起了一个名字,叫“鼓舞”,体现的是个战斗精神。

    这样惊世骇俗的决定怕是史上仅此一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樊建川:我只是博物馆的看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