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21世纪 我们的审美在集体失语吗

发布日期:2018-08-29    来源:中国美术报    责任编辑:匿名    阅读:119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外媒也曾在网络上盘点 “中国奇怪建筑”图片:google外媒也曾在网络上盘点 “中国奇怪建筑”图片:google

  日前,《985名校院长演讲火了: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被竞相转发,不久点击量就突破了“10w+”。文章以吉林大学李晓教授的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为引,从国人的着装,到日常生活态度等角度,讲述了审美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虽有“心灵鸡汤”之嫌,也有人认为审美不应该以功利之心去追寻,但从点击量上,无疑可以看出人们在寻求审美能力方面的共鸣。

  丑陋的城市:我们的审美力怎么了?

  “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中国最丑建筑TOP20”……类似的盘点与调侃在网络上时而有之,长期的入围者包括沈阳方圆大厦、北京盘古大观、河北燕郊天子大酒店、四川宜宾五粮液酒瓶楼等等,其中有不少甚至还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当看到这些或山寨或怪异的建筑时,许多网友们直呼“辣眼睛”。对于沈阳的方圆大厦,建筑师王澍曾在一次采访中如此评价:“铜钱形状确实充满了中国味,但它的钱味更浓。至于为何觉得它丑,因为英国一个建筑史家说过‘如果一座城市的建筑是庸俗的,那么整座城市里的人都将跟着它变得庸俗’。”

  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徐伟则认为,“丑建筑”的形成是行业的偏差,他曾谈道:“不同于其他工程类学科,建筑学因为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高度互动,使得其审美观在城市建筑的‘群体主人’和每栋建筑的‘个体主人’及设计者之间存在错位。某些‘丑陋建筑’尽管为世人所不齿,但从专业评价角度会有可圈可点之处,这就是‘行业’差异。”

  “丑招牌”更是在生活中时时出现。媒体人吴松磊在其文章《中国的招牌为什么这么丑》中写道:“好的招牌各有各的好看,难看的招牌却出奇的一致——强烈的廉价感。高纯度色彩的配色满足了店主‘显眼醒目’的需求……同时,街头招牌的观感也依赖本地政府的市容管理政策……中国招牌的丑陋不能全怪在城管头上,中国特色丑招牌的深层原因,是普遍缺乏的品牌意识。”实际上,任何造访过日本京都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曾注意过,在京都,街道上色彩的饱和度是非常低的,少有刺眼的颜色,哪怕是京都十分繁华的祇园,依旧只是十分“低调”地挂着红灯笼。全球的麦当劳招牌大多都是鲜艳的“红黄配”,而在京都,麦当劳的招牌则被强制要求将色调调暗。

  除了“丑建筑”“丑招牌”外,“丑校服”也是长期为人们所诟病的存在。在腾讯发起的“您喜欢运动式校服吗?”的网络调查中,有约15000名学生作答,其中73.26%选择“不喜欢”,不喜欢的原因包括“不美观”“不合身”“不分性别”“质量问题”“不分季节”等,尤其是对比了我国上世纪的“校园版中山装”“文明新装”,以及现在日韩、欧美的校服以后,甚至有人形容这样的“丑校服”是自己“青春期的噩梦”。对此,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认为,“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还穿着大裤裆、长袖子的难看校服,我们正在把孩子对美的追求全部扼杀。”

  社会美育:隐匿日常中的点滴

  上文所提及的种种“丑”,不一而足,但无疑都在我们的日常之中。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蔡元培曾提出实施美育的三个途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并以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讨论社会美育。今天,社会美育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其中包含的林林总总难以一言以蔽之,但追求美、感知美是人类的天性。甚至近年常被提起的“仪式感”也是基于这种对美和趣味的追求。

  无论是“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好,“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也好,实际上,从那些或批评或调侃或警示之论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无奈与辛酸,以及隐隐的不甘和呼吁。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能做什么?或许很多人会说多逛博物馆、多听音乐会、多上公开课,培养崇高的艺术情操。的确,蔡元培曾经提出了两类社会美育可以借助的载体,第一类是专设的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陈列所、动植物园等;第二类是地方美化,如道路、公园、建筑的美化,名胜古迹的保存等。这样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大有裨益,给人以诸多启发。但是,针对第一类专设机构,实际上在我国仍有很多人没有条件进行直观的艺术欣赏,他们看不到绘画的原作,没有欣赏音乐会的机会;而针对第二类地方美化,上文所提及的种种“丑建筑”已经远远谈不上“美化”了。

  社会美育需要蔡元培所提出的载体——专设机构和地方美化,同时更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行业的监督以及媒体的正面导向。而落实到每一个个体,无论这一个体是否对艺术有兴趣,无论是否有机会亲身体会艺术之美,只要他能够明白审美对于他的重要性,只要他能以真挚的感情对待生活、自然和艺术,或许就已经足够,社会大众的审美,或许就在“一粥一饭”之中,在“一呼一吸”之间。

  而回到文首所提到的文章,在种种问题之外,我们看到的大量转发与点击,正是大众对审美能力问题的关注,或许审美正在集体失语,但这之下,仍有人在大声呼喊。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