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青眼: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能量
【中华收藏网讯】前不久,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上线,在年轻人中“圈粉”无数。这部“网红”纪录片一集介绍一件国宝,每集只有5分钟,文物以第一人称自述或以第二人称与观众对话。清新明快的风格,精美走心的制作,“干货满满”的内容,让网友直呼“充电5分钟,穿越数千年”。
这部纪录片创作团队中有许多活跃在考古一线的青年学者,其中不乏90后,为保证作品质量,一集视频有时能打磨大半年。在坚守内容核心的同时,这些创作者紧跟时代韵律,为观众娓娓道来穿越千年的故事,用时尚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体中“活”了起来。
从故宫文创类产品热卖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广受各界欢迎,互联网赋能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树立了传统文化扎根年轻一代内心的典范,也激发了年轻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在视频网站的弹幕中不难见到这样的评论:“看完节目好想去各大博物馆看一看”“文博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弘扬”。许多网友在看过节目后选择去所在城市的博物馆参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丰富知识储备;还有人写书法、制作绘画集,自发创作国宝周边文创产品,用创意让更多人领悟到传统文化穿越时光的魅力。这样的互动正是文化传承的体现。
原创国产漫画广受欢迎,自弹自唱的古风音乐成为时尚,“中国华服日”吸引众多青年身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区别于以往对于传统文化的单纯保护和记录,如今的年轻人选择不让优秀传统文化停留在书本上、尘封在博物馆展柜里,而是通过自身对文化精神进行参悟和加工,创造出更适应当下受众的文化产品。从线上到线下的文化传承不仅彰显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更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创意,使他们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粉丝”。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这一集中,旁白说道:“儒家和道家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温润心灵、滋养人生的重要来源,唯有真正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并发自内心地热爱它,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现代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让传统文化传承更富动态和生命力,将它的内涵更好地萃取出来,正是当代青年需要付出的努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