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龟钮“郭赏”印赏析
【中华收藏网讯】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一件东汉龟钮“郭赏”印(图1),1991年出土于广饶县花园乡(今乐安街道)后安王村。
此印青铜质地,通高1.7厘米,印面呈正方形,边长1.5厘米,印台厚约0.8厘米。印体红斑明显,表面局部有剥蚀,但整体状态较好,铜质坚实。印钮为龟形,龟纹清晰漂亮,龟昂首,龟背突起,四肢遒劲有力,形象生动。印文(图2)为“郭赏”两字,阴文白字,篆体,字体浑厚,字口深峻,简洁有力,布满印面,无界格和边栏。根据形制判断,此印年代应为东汉。西汉时期,龟钮印龟身较平,颈部微缩不伸出,龟甲圆滑,甲上多有长六棱形环套的甲纹,腿部与印顶部连成一体,象征性地雕出四条腿,有的甚至不雕腿部,使龟身与印座浑然一体。新莽时期,龟钮艺术在龟甲中脊隆起,龟甲边沿有一条裙边,其上排有小圆环纹,长六棱甲纹排列得清楚整齐,龟首稍微变大,工艺较西汉精细。而此印龟首伸昂,背部隆起如弓,脚略高,工艺制作较粗糙,不拘细节,这正符合东汉时期龟钮印的龟钮特点。
印文“郭赏”应是印章主人的名字,但郭赏到底是什么级别的人物呢?官印体制源于秦始皇建立的六玺制度,但秦代历史短暂,所以只能从汉制中反溯。汉代官印体制进一步完善,且更加严格而细致。汉代以钮制作为区别官阶的表征,而龟钮是身份的重要标志。汉代明确规定,官员印钮只有王、侯,及一千石以上官员才可使用龟钮。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记载:“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由此可知,该印的主人郭赏应是东汉时期食俸一千石的高官。
汉代官员的官印、私印均有铜质的,铜称为金,普通平民没有印。所以说这枚印章要么是郭赏的官印,要么是他的私印。那么这枚印章到底是官印还是私印呢?根据目前考古出土的印章分析,汉代官印多为白文,早期有界格和边栏,后来无界格,很少有边栏。私印多为朱文印,多数无界格,边栏可有可无。由此可以大胆推测,此印极有可能是郭赏的官印。
这枚印章的出土地点是广饶县后安王村,该村周围现存数座大型东汉封土墓。据该村村民介绍,早在1966年“破四旧”时期,他们村周围的古墓均被破坏过,有的被铲去封土,有的墓室被打开,被彻底破坏了。所以说,此枚印章能在近30年后在后安王村被发现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总之,此印出土地点明确,保存完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该印不但为研究郭赏其人其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研究东汉时期的印章形制、材质,以及印文等方面提供了珍贵参考资料。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