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定的“五看”
近年来,中国青铜器的收藏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私人收藏已不满足于铜镜、钱币收藏,开始着眼于形体较大的商周青铜容器。其中有不少令人羡慕不已的珍品,当然也不乏伪器。国家收藏,自有专家把关;而私人收藏,全凭个人揣摩,难免伪器充斥,竟毫不知觉。对于这方面的鉴定要领,刚好手边有自远方寄来的几张铜器照片,今提供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看锈色。凡是真器,尽管其中也有不少铸作甚差的铜器,但其锈分布自然,坚硬而不易脱落,给人以干爽的感觉。而照片上的这件铜簋(如图),一望就觉得湿乎乎、黏糊糊的。最表面的一层土锈,层厚且色深,边缘太明显,是后来粘上去的。绿锈以外的地方发黑,作伪者以此来掩盖伪器的本色。
二看形制。近年来假器愈做愈好,在形制上十分相似。但细察之下,还是会发现破绽。例如这件铜簋盖隆起过高,盖上圈形捉手过高;簋耳过大,簋耳内的圆形突起,原是作为耳上端的兽首吐出的卷舌,舌尖部分应当稍细,而本器舌头过粗,且缺乏卷曲感。
三看纹饰。纹饰是器物的"语言",能更细微地显示出器物的特质来。铜簋口沿下和盖沿的花纹,呈"∽"形,结构是对的,但线条粗拙而不流畅,尤其是∽形的两端,应逐渐变得尖细,但本器却与其他部分的纹饰一样粗细,缺乏变化,显得很局促。像本簋这样全器布满纹饰的簋,通常双耳下的垂珥上,都是装饰有花纹的,而本簋没有,更显可疑。
四看铭文。由于铭文的有无和多寡与器物的价值有密切关系,有铭铜器的价格往往高于无铭铜器数倍乃至数十倍,所以作伪者往往作假铭以渔利。铜簋的铭文在器的外底上,毫无疑问,这铭文是假的,因为迄今为止,所有西周铜簋的铭文都在器的内底上或器盖内。且铭文很细,笔画有互不连接处,字口也浅,应是在器物铸好以后再刻上去的。这些都与真器不符。
五看铸造工艺。由于是照片,器物上的铸造痕迹看不清楚。但从铜簋的底部来看,过于干净、光滑,可以肯定其为伪作无疑。由于未见实物,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