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雕瓷蒜头瓶鉴藏
【中华收藏网讯】雕瓷,是在瓷器上雕刻画面的一种工艺手段。清末时,景德镇民间擅长雕瓷工艺的匠人很多,手法多用圆雕、镂空雕、浮雕和捏雕等,刻烧成的瓷质晶莹剔透,硬度极高,广受青睐。
在清朝中期,雕瓷工艺的手法较为单一,基本上以平刻为主,在点线之间构图,较为扁平化。至清朝末年,随着国运衰微,景德镇官窑也由盛转衰,官窑工匠流落民间,有了更大更多的创作自由,带出了许多民间制瓷大师,如专门从事雕瓷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多位名家。他们将传统的瓷器雕刻与书画绘制和竹雕竹刻等技艺结合起来,同时借鉴西方雕塑技法,使得雕瓷技艺愈加丰富和广博,并成为一类蓬勃发展的瓷器。专门研究我国瓷器史的清末民初知名学者许之衡在其名作《饮流斋说瓷》中介绍雕瓷:“所雕花以竹林七贤、东坡赤壁、垂杨条马之类为多,良工陈国治、王炳荣颇善斯制。”他们的传世品以文房用具为多。
笔者收藏了一只由王炳荣制作,并刻有一幅山间消夏图的白釉雕瓷蒜头瓶。瓶形典雅,瓶口呈蒜头形,束颈,溜肩,垂腹,圈足。胎质坚硬细腻,釉质莹润如玉。瓶身以满工高浮雕的方式,雕刻多层立体图案,山石突兀,老树虬生,泉流淙淙,小桥如虹。一棵松树下,有两位老者对弈,另有一位老者站在旁边默默观棋。
在瓶身上刻有诗文:“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谱。顶髻在心眸,一一屈指数。辛卯年作。”流露出作者厌倦世俗生活,愿到山上做个“神仙翁”享受安然。瓶底钤印“王炳荣作”以篆文书刻,韵味古朴自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