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故宫修文物》绝对没有阴阳合同
【中华收藏网讯】“《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大家都知道吧,我敢保证,我们这部片子绝对没有‘阴阳合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话音刚落,现场一阵笑声。
前天上午,单霁翔来到中山公园音乐堂,做客“打开艺术之门”暑期活动,为听众带来《匠者仁心》的讲座。单霁翔不愧是高位“段子手”,他妙语连珠把在场观众逗得哈哈大笑。他分享故宫如何提升公共服务和策展水平的经验,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穿着简单朴素的白衫黑裤,单霁翔拿着麦克风就走上舞台,一点官腔不带,直接拉起了家常。单霁翔说,刚接手故宫工作时,他背诵了不少关于故宫馆藏和历史的宏大数字,却发现高达99%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70%的区域都立着“观众止步”的牌子,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没把这里当博物馆,而像是个旅游打卡的景点。
“进入故宫首先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买票、验票、安检,游客排三个长队进来,就已经筋疲力尽。”对着大屏幕上的画面,单霁翔讲述当年故宫存在的管理和服务问题,“很多外地来的游客,早上六点多就来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到故宫就累了,可外面的广场上没有椅子,连树坑都抢着坐。”当时的广场上还有不少私人开的小店铺,办一些宫女展、太监展等展览,可是质量很差,“游客花钱进去看了,出来就骂故宫。”
单霁翔说,故宫是一个博物馆,他想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更有尊严”。为此,他整治了故宫端门外的广场,清除小店铺,精简买票验票流程,还把广场上树木的树干周围做成树凳,供游客休息。当时午门中间的门洞也不向游客开放,专供贵宾的机动车驶入。“世界上几大博物馆,没有允许机动车穿行的,这是对文物和历史的尊重。”于是他下令,包括自己的车在内,故宫中一律不准机动车穿行。
没想到,第一个“撞枪口”上的就是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规定刚颁布时就赶上奥朗德来华访问故宫,可当时门口警卫听说的行动路线还是乘车进入午门,他们不敢阻拦。“我就说,那我们把故宫大门给关上吧。”现场一阵大笑,单霁翔却不动声色,继续说道,当时他到午门外迎接并带着奥朗德走入故宫,“打那之后,再没有人敢把机动车开进午门。”热烈的掌声在观众席间响起。
作为段子手,单霁翔有个特点,他说话时自己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起伏。可他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却把观众逗得数次大笑。“我们这个岗位是高风险的岗位,就算你做1999件好事,但只要有一件文物被损坏,那就是对不起民族,就要下台。”单霁翔又一次拿自己开玩笑,同时也严肃承诺,保护文物,不是把它们封闭起来严防死守,而是把它们清点、展示出来,让所有喜爱它的人了解它们,一起保护,这样文物的存在才能“更有尊严”。他还透露,接下来的两年内,故宫的开放区域预计可达到85%。“我们要实现自己的诺言,把壮美的紫禁城留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