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在“宋四家”中为何最受冷遇
【中华收藏网讯】蔡襄,字君谟,北宋大中祥福五年(1012),出生于兴化军仙游县枫亭东宅村。先祖曾任南唐司空,中原战乱后举家迁入兴化军仙游,至曾祖时以农为业,父亲蔡琇曾当过小官。作为高门显贵之后,虽说家道中落,蔡氏一族依然是秉承先祖遗风,以诗书传家。蔡襄更是成为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在政治改革和吏治方面的重要贡献,在诗文、书画、农业、建筑等诸多方面亦是建树颇多。
蔡襄在书法上的成就历来为世所称誉,被视为宋代书坛的“一代宗师”,故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宋四家”之说。蔡襄所书楷书颇有颜真卿的神韵,亦曾临摹欧阳询的《传授诀》,取众家之长然后自成一派,大字巨数尺,小字如毫发,笔力位置大者不失填密,小者不失宽绰,至于蝌蚪、篆籀、正隶、飞白、行草、章草、颠草糜不精妙,尤以行草见长,正楷端重沉着,行书风格淳淡婉美,草书参用飞白,是中国书法史上少有的多面手。凭借深厚的书法功底,蔡襄有了带有自身的领悟“飞草书”。他曾颇为自得地称道:“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精神欢欣可喜耳。”
自考中进士后,蔡襄的书法开始闻名于世,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笔酣墨饱之辈,无不推崇备至。对之关照有加的仁宗十分欣赏其书法,曾亲命他书写《元舅陇西王碑》,徽宗、高宗也是对之颇多溢美,称他为“宋之鲁公”“本朝诸臣之冠”。与之在“庆历新政”同处一个“战壕”的欧阳修算是他的“头号粉丝”,赠之以“本朝第一”的名号,“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并请他书写自己的金石学著作《集古录目序》。“宋四家”中的苏轼与自己的老师欧阳修步调一致,称蔡襄“天资既高,而学深至,当为本朝第一”;米芾则言“蔡襄勒字”;黄庭坚亦称“君漠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之室,作草自云得苏才翁屋漏痕法”,既善于学习古人,又能标新立异、自成一家。故而有人称蔡襄在“唐法”到“宋意”的书法变迁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宋代书法的形成影响深远。
明代书法家项穆在论及“宋四家”时,对蔡襄尤为推崇,言“予谓君漠之书,宋代巨孽。苏、黄与米,资近大家,学入旁流,非君漠可同语也”,但后世论及“宋四家”,大多称道苏、黄、米三家,而对蔡襄涉及不多,颇有冷落的感觉。堂堂“本朝第一”,却是少有人问津,不得不称之为憾。至于为何如此,大抵在于蔡襄性格保守、颇为自谦,不愿多夸耀自己的书法,亦不轻易将作品与人,就连皇帝也不买账。
宋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病逝后,令他撰写《温成皇后碑文》,被以一句“此待诏职也”给堵了回去。因此,蔡襄的书法作品留下来的不多,至于书法理论则大多是经他人之口才得以传之后世,较之其他三人确实相形见细,名声自然也是不及。二是蔡襄书法风格缺乏鲜明特征,继晋唐,启宋意之功甚巨,惟个人风格不够明晰,缺乏锐意创新、风格鲜明的代表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