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股票收藏渐热
【中华收藏网讯】在收藏市场里,一些被戏称为“老古董”的清末和民国时期纸质老股票受到藏家青睐,这印证了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经的预言:股票收藏将成为继古玩、字画、邮票、钱币之后的第五大收藏。
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信用制度被引入中国,股票这一舶来品也逐渐出现。据悉,中国最早的股票是1872年由洋务派代表李鸿章等人筹划并以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而第一次发行具有公债性质的股票是1898年2月,朝廷官员在筹借内债时,将该债券命名为“自强股票”,后又改名为“昭信股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物价飞涨,发行的公债和股票多如牛毛,范围涉及也很广,金融、纺织、房地产、食品、商业、文化、化工、公用事业等各行各业几乎都发行过股票,如上世纪30、40年代,名噪一时的“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四大百货的股票如今已颇具收藏价值。在收藏市场上,这类老古董股票只要一面世便被有心收藏的爱好者买去。
新中国最早公开发行的股票是1951年由天津投资公司发行,随后各地有关公司和信用合作社也陆续发行过一些股票。改革开放以后,股票发行有了长足进步,从“老八股”开始,迄今已发行并上市交易的有3000多种股票(其中近200种有纸质股票,后实行无纸化交易),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市场上已有各个历史时期的股票、股息单、股票收据、股证、股票申请表等多达900余种。其中,清末和民国老股票量稀价高,收藏价值颇高。比如光绪30年(1904年),保晋矿务有限总公司发行的一批股票,目前存世量不超过10张,属不可多得的老股票精品。2012年12月上旬,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上拍的各种老股票备受青睐,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清代光绪34年“常州和慎商业储蓄有限公司”发行的价值100两银子的股票。据悉,这是当时江苏“常州和慎储蓄银行”老板恽心耘为了企业扩张而发行的,目前市场上仅发现一张,十分珍贵,起拍价8万元,最后成交价高达29万元。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老古董股票收藏渐热,如果家中藏有这种早期纸质股票,可千万别把它们当废纸扔掉,这些压箱底的旧纸或许比你手里拥有、目前正在交易的股票价格还要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