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超级画廊是行业出路
【中华收藏网讯】十年的市场低迷期中,国内的画廊体量呈现两极分化态势:节约成本的新兴小画廊增多,而成熟画廊经过大浪淘沙,地位较为稳固。面向未来,打造“超级画廊”成为许多老牌画廊的新策略。为此,老牌画廊正在不断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推出IP特展、对接国际成为经营者近年来的新策略。
自上世纪90年代代理当代艺术家的国内画廊诞生开始,20多年来中国画廊业的发展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业内人士谈及当代艺术近十年来的整体行情时表示,从2008年下半年经济危机爆发开始,当代艺术结束了三年来的井喷状态,价格大幅跳水。艺术家的市场价缩减到之前的1/3至1/5。2016-2017年是十年来画廊业成交情况最差的两年。
国内的画廊业虽然经历了低迷期的调整,但全新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因为没有出现所谓的巨无霸画廊业态。有业界人士把当下生动地形容为“洗牌后的跑马圈地阶段”,是机遇也是挑战。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夏季风在近日强调了“超级画廊”的概念。“中国现在的画廊太平均化了,还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的巨头画廊、超级画廊。”在他看来,背后折射的问题在于:中国的画廊行业有时候和藏家购买的需求不匹配,没有超级画廊,没有超级艺术家,这和中国画廊发展时间较短有关系。
数据显示,国外超级画廊的现金流和影响力是巨大的:2007—2013年的全美博物馆艺术家个展中,由五家顶尖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几乎包办了其中1/3的展览。艺术批评家皮力表示,21世纪艺术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超级画廊的出现。“超级画廊的出现就是全球化的产物,它们在全球都有自己的分支,代理的艺术家也是全球范围的。”
现如今,国内老牌的画廊也在向打造超级画廊方向迈进。业内人士表示,“打造超级画廊,要看画廊的实力”“画廊最强调的是话语权制度”。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