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大墓陪葬坑中发现已灭绝新属种长臂猿骨骼
【中华收藏网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5日正式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安神禾塬大墓的陪葬坑中发现已灭绝的新属种长臂猿骨骼。
中国曾经分布的几种长臂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英国动物学会等机构自2011开始,对位于西安市南郊神禾塬大墓(有研究者认为该墓墓主为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陪葬坑出土的长臂猿骨骼进行研究,通过形态观测、3D建模、16处标志点的测量确认,该长臂猿不同于现生的长臂猿属和已经灭绝的第四纪长臂猿属。
与现存的长臂猿相比,新发现的这个物种有着相对较扁平且较小的面部,且按该物种的大小来说犬齿特别的长。测量数据也和现在已知的四个长臂猿属没有聚合,通过3D数字扫描并将其形状与亚洲数百个长臂猿科动物以及德国和英国的收藏的标本进行比较,该物种特征十分突出,与其他属种明显不一样,因此分析应属于一个新的属种。
据介绍,长臂猿在墓葬的陪葬坑中属首次发现。长臂猿习惯栖息在森林中,它们的骨骼往往迅速分解,因此不论在哪里找到如此古老的长臂猿遗骸,都是极其罕见的。在中国,长臂猿的化石和骨骼发现很少且多为零星的牙齿和碎骨,给属种的鉴定带来很大的困难。此次发现的长臂猿除残头骨外,还有一些不完整的上肢骨,为属种的鉴定提供较好的第一手资料。
长臂猿出土于大墓东南的陪葬坑中,该坑呈长条状,是名副其实的“珍禽异兽”坑。北段陪葬的是“珍禽”,南段陪葬的是“异兽”。“异兽”从南到北依次是猞猁、豹、2只黑熊、1只绵羊及在东侧存留的长臂猿残头骨、下颌骨和前肢骨。这说明当时皇家的苑囿可能有各种珍禽异兽。长臂猿在墓中的出现充分显示了人类对该物种的灭绝产生了影响。
资料显示,“珍禽异兽”在陕西的汉阳陵及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都有发现,但均未发现长臂猿。
此次发现证实长臂猿的分布区退缩是迅速的,种群的灭绝速度超出以前人们的预期;也说明长臂猿种类分化的多样性,显示出它在环境中的脆弱处境。文献记载,长臂猿在18世纪以前开始减少,例如在三峡等地绝迹,但主要开始于18世纪,这一时期陕西凤翔的种群已经绝迹,在19世纪,在陕西周至、户县、镇坪还有残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江以北分布的残存地点统统消失。《长臂猿考》中提到,一直到公元10世纪,长安附近都有人捕捉长臂猿。从长臂猿在陕西的分布历史和文献记载来看,2200年以前,陕西秦岭北坡一带的森林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长臂猿分布,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湿热,森林茂密,适合长臂猿的生存。
专家表示,对该陪葬坑长臂猿研究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古DNA研究,研究人员将与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拟解决该新物种在分类演化中的谱系及与其它长臂猿的近亲关系。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