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之需:艺术品鉴证备案与第三方权威鉴定
【中华收藏网讯】前几天,演员袁立质疑王中军售其假艺术品的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质疑、有解释、有澄清、有回应,相信关注此事的圈内外人士对事情自有分辨和判断,笔者也毋须多言。如今,只是针对此事件中的一些艺术圈现象,略作讨论,虽说艺术品真假话题多不胜数,但从一些细节现象中,寻求真假迷雾的驱散之风,即使微弱,亦应行之。
袁立在详细叙述事情经过之时,提到了作品没有证书,甚至不知道作者和作品名。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如今艺术圈提及比较多的概念——艺术品鉴证备案,为艺术品做好“身份证”,为每一件艺术作品提供了准确、安全的唯一鉴证信息。有了鉴证备案的存在,艺术品的真假问题上可以一定程度以备案为判断标准。当然,艺术品的存量极大,而且不断有新的艺术品诞生,要做到足够的鉴证备案还需要时日和艺术家观念的转变。在前文的事件中,袁立购买的其中一件雕塑的作者出面发表声明,称作品系自己所作。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这是件做过鉴证备案的艺术品,可能事情会简单很多,当然,介于时代限制,也只能出于假如的考虑。
在整件事情中,拍卖行的鉴定意见是整件事情的起因,袁立的声明中写到“他们(拍卖行)认为这不是此位艺术家的第多少件作品”。当然,后来雕塑作者亲自发声明,让这个拍卖行有了自摆乌龙的嫌疑。
以目前国内的鉴定情况来说,作者自鉴还是更容易被认可的,比如2017年史国良鉴定假画并亲自出庭的案件,法院经审理认为,作为真品的画家,史国良对该作品真伪的鉴别具有权威性。拍卖行的鉴定水平因拍卖行的资本、经验等差异,也有天差地别。这里真正需要的鉴定者,除了作者,还应有权威的、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这也是目前艺术市场所缺失的。国内艺术品体量如此大,如果以被人诟病的花钱买鉴定书的方式来获取鉴定凭证,那偌大的圈子里,谁还能相信谁。
当艺术品在市场上开始流转时,开始了饱受争议和质疑的一生,拍卖行都追求流传有序,亦是在真假中求真的最好选择。如果有艺术品有自己的身份证,还有能有权威的第三方加持,它的一生,或许会平顺很多。说个题外话,在诸多网友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这场争论)几乎就是幅包含所有写实元素的当代艺术圈浮世绘,唯独没艺术”——说到底,这件事辨的也不是艺术本身,不过是人情世故罢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