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30余人比拼千年非遗黎侯虎制作技艺
【中华收藏网讯】6月9日,是全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在城隍庙举办黎侯虎技能大赛,39名选手比拼具有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的制作技艺。
6月9日,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在城隍庙举办黎侯虎技能大赛。黎城县新闻中心王建敏供图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黎城县在商周时期为黎国,该县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有黎侯虎和上党落子两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八项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十九项长治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五十六项黎城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选手比拼具有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侯虎的制作技艺。黎城县新闻中心王建敏供图
据了解,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俗。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从黎城西关村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后经3000余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
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从清末民初到现在,当地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之人,婚娶喜庆、开业庆典,黎侯虎都是必备礼品。
1998年,黎城县黎侯镇谷驼村农家妇女高秋英制作的布老虎被邮票专家选中,被制成虎年生肖邮票在全国发行。北京奥运会期间,黎侯虎在北京地坛公园展示厅展出15天。2010年,1万只黎侯虎进入上海世博会作为赠送品。
黎城城隍庙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创建年代无考,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黎城县志》和庙内碑刻记载: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随县治迁变而迁建于今址。城隍庙坐北向南,原为两进院布局,现仅存前院。庙内前有山门、后有正殿,东西厢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飞檐凌空,红墙绿瓦,庄重古朴,历为黎城一大胜景。
据了解,此次在千年城隍庙内举行的黎侯虎制作技艺对决,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30岁,现场制作的黎侯虎,传承中又有创新,经专家团评审,评出创新奖、传承奖各十名,入围奖19名。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