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忽悠买收藏品 房屋养老金打水漂
【中华收藏网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消费者网去年发布的《老年消费维权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保健品骗局、投资理财骗局、收藏品骗局等是老年消费骗局的重灾区。
央视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一些文化公司、收藏品公司的销售人员会以收藏品会升值、承诺回购或帮忙拍卖等方式,诱骗老年人上当。不少老年人在利诱和“忽悠”之下,花大价钱购买了并不值钱的收藏品。有的老人甚至连实物都没见到,最终导致损失惨重。
去年初北京的王先生收到短信,他被邀请去某钱币收藏品公司参加活动,业务员说这些钱币一两年以后就会增值数倍,然后就可以拍卖。业务员还说过段时间会把钱币拿到香港拍卖,公司会负责给客户买机票,拍卖结束后把钱直接打到客户的卡里。王先生就这样“上了贼船”。
王先生表示手头没有那么多钱,业务员劝说王先生用信用卡贷款的方式购买了17万元的纪念币。之后,业务员又劝说王先生将房子做了抵押,贷款200万元继续购买他们的纪念币。王先生有所犹豫,因为他只有这一套房子,但业务员劝他,今年4月他们就会拍卖这些钱币,等资金回笼,他的200万就会变成1000万。
王先生说,他抵押房子买这些钱币的事情并没有告诉家人。去年11月,王先生发现,当初他购买钱币的那家位于北京东四环某写字楼的钱币收藏品公司已经人去楼空。王先生也考虑过通过其他拍卖公司将所谓的收藏品拍卖,但这时他才发现这些纪念币根本不可能进入拍卖会。
王先生此时才明白他陷入了骗局,“我把家毁了!我把老婆、孩子坑苦了。”
目前,北京市朝阳工商以及公安等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类似的骗局也在不断上演,郑州一位73岁的吴大爷晨练完之后,在回家路上被一个自称收藏公司业务员的人拦住,这名业务员邀请他去公司领取一份奖品。
在业务员各种话术的劝说下,他第一次就花3000多元钱买了两套所谓的收藏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吴大爷购买了各种收藏的纪念钞,总共花费了50多万元。
此后,吴大爷又将藏品交给了自称与出售纪念钞的公司有关联的宝墨公司到北京代为拍卖,可几周之后,当吴大爷再次联络宝墨公司时,却发现对方的电话已经停机,随后他拿着对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前往工商局,得到的答复是此公司已经注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赶紧报了案。
据悉,目前央行没有发行过所谓的人民币珍藏版和收藏版。市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装帧册,可能里面的钱本身就是假的,或者有一些人过于抬高了它们的收藏价值。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