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价值连城的瓷碗贵在哪里?
【中华收藏网讯】碗是如今最常见的餐具,但下面这些碗,若作为饭碗可就大材小用了,更别说失手打碎,那可是上亿元的损失。今天,就请大家认识下这些拍卖史上极为罕见、珍贵的亿元瓷碗,感受下它们的精致奢华。
在今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只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以2.38亿港元成交,打破了碗类瓷器的拍卖价格纪录。此碗直径14.3厘米,以罕见的粉红色釉作底,以五瓣花朵式开光,内绘花卉,色彩艳丽,笔触细腻。底盖粉红色“康熙御制”楷款,加双方框。目前已知的类似作品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同着粉红为地,绘花相异,但论色调、布局,却能与之匹配。
2017年4月5日,一只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碗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以约2.29亿港元成交。此碗直径约23厘米,为十棱菱口碗,烧制难度极大,故而又有“宣德碗王”之称。该器深壁外撇,绘饰卓绝。碗上绘游鱼四尾,两两相对,一面画鲤,一面绘鳜,各迎一鲂。据悉,传世绘相同鱼藻纹的宣德碗,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两件可与其相比较,然尺寸皆较小。
2006年11月28日,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上拍,最终以约1.51亿港元成交。由于当时市场上极少见到价格超亿元的拍品,加之此碗器型小巧,因而轰动一时。该碗直径11.3厘米,上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碗底有蓝楷书款“乾隆年制”。该碗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乃为乾隆珐琅彩瓷器杰作。
2014年4月8日,一只北宋定窑划花八棱碗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以约1.47亿港元成交,它是亿元碗类瓷器中仅见的一只高古瓷。此碗直径22.2厘米,胎质细腻,器型端庄,碗内划花线条生动,釉面柔润,色呈牙白悦目,聚处若泪痕而色略深,虽久历千年风霜,依然淳朴如昔。
2013年10月8日,一只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以约1.41亿港元成交。所谓“宫碗”即宫廷用碗,这么叫是为了和“民碗”区分开来,其实二者在造型上并无多大差异。此碗直径14.5厘米,弧壁圆滑,口沿微撇。碗外壁巧绘秋葵连枝,柔瓣散舒,幽芳怒绽。嫩叶有芒掩映花间,新蕾无意独伫媖娴。碗心团花框双圈,葵瓣旋卷而发。碗内壁环饰连枝秋葵,与外壁类同,然姿影稍异,更添意趣。碗沿里外、足上各缀弦线二道。此碗通体罩施釉料,透亮若脂,润泽如玉,器底署青花二行六字双圈楷款。对于御制瓷器来说,这只明成化宫碗有异于任何前朝或后世同类瓷器,是制作上的大胆尝试,但藏界也有人据此对该碗的真伪提出质疑。
缠枝花卉纹碗亦见于明永乐、宣德二朝,成化窑纹饰并未全盘承袭,而是在规整中加以改变,令宫碗各式花卉图案更富动感,静中显动。明成化宫碗多数内里平素,里外兼绘之宫碗图案寥寥可数,黄蜀葵花瓣半圆,多叶状,叶呈掌形分裂,裂片长披针形,于诸多宫碗纹饰中更显富丽别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