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发现30个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
【中华收藏网讯】记者26日从第三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获悉,近年来,湖北宜都在境内先后发掘整理出30处宜红古茶道历史遗存点,专家称,这对宜红古茶道的研究、传承、保护和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宜红茶是中国三大红茶之一,宜红古茶道是“万里茶道”重要组成部分,宜都境内陆路、水路古茶道上现存历史遗迹众多。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对部分宜红古茶道遗存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位于宜都市聂家河镇的大麻林古茶道长约4公里,宽约1.5米至3米,道路原貌特征至今仍然清晰。古茶道上立着清光绪年间的修路碑,碑文记载:“里人胡寿轩、谢必堃”等领衔,于光绪“庚辰(1880年)春集同事十余人,度地量工”,至1882年“凡三阅岁而告成”。
宜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宜红文化保护传承和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珊珊表示,碑文的解读,证明了从五峰渔洋关至宜都的陆路茶道,是当时鄂西南地区茶叶外运的重要枢纽。
在宜都红茶厂(今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1台上世纪50年代的设备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这些在当时国内建造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茶叶生产线,现在还能正常运转,被称为“中国罕见的茶业活态工业遗产。”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嵩龄表示,宜红古茶道宜都境内的遗存点具有完整性,十分有代表意义,它也见证了封建社会末期宜红茶从纯手工制作,到半机械化制作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
据了解,近年来,宜都先后发掘出“鼎泰恒”和“同裕茶行”等老商号,以及熊渡浆踏子坡、枝城老码头、邓长生骡马栈、宜都红茶厂旧址等30处宜红古茶道遗存点,部分遗迹已作为宜都市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得以挂牌保护。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