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什么都不怕 只怕古玩行家
【中华收藏网讯】导读: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传统七十二行,古玩为首,原因是所有人在古玩行里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
七十二行,古玩为大
乾隆皇帝什么都不怕
只怕古玩行家
传统七十二行,古玩为首,原因是所有人在古玩行里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过去乾隆皇帝不怕别的,也是怕古玩行家三分。
说明真正的古玩行家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不管你是谁,佩服的只能是有眼力和道性的人。
古玩行之所以有诸多的规矩或习惯,也是历代收藏家和古玩商们总结经验后形成的今天就来看看几条古玩界的几条规矩。
行之有道,处之有德
玩经营的祖师爷是范蠡,最早提出的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古玩收藏家祖师爷是老子,老子在周朝曾经做过“守藏之史”,《道德经》提示人们,行之有道,处之有德。“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深谙收藏学问
”藏古不富,识古不穷”多作”识古不穷,贪古不富”,是说一个人只会收藏好的古董,而不发挥古董应有的作用,那么他不是真正富有的人。
只有那些能够真正辨别古董价值的人,他才是富有的。这说明收藏学问很大,不懂学问,最好别干这行,干则“玩物丧志”,追悔莫及。
古玩领域的“四态”
古玩领域有行内、行外、贩子和仿造四态。行内是指那些有眼力、明白古玩行规矩的人;行外又称外行,是指那些没眼力、没道行和胡乱收藏的人;贩子涵盖很广泛,如店家、摊贩、行家或经纪人,有正道和邪道之分,主要是指贩卖古玩的群体;仿造是古玩业历来如影随形的业态,也是古玩业富有挑战性的拦路虎。
主要有极仿、高仿、中仿、低仿、地摊货和垃圾货之分。从事这一行当,必然要吃透“四态”,否则真没法玩。
重视职业操守
过去古玩行讲究师傅“传帮带”,也就是跟师傅学三年、帮师傅打杂三年、师傅再带其三年,真正拥有本事了才出来混江湖。
而现在看两本参考书就出来混江湖,所以傻子太多,导致古玩仿造业如日中天,遍地皆是假古董,浩浩荡荡皆是“国宝帮”。
有人说古玩业“水清则无鱼”,但水太混则鱼死。作为从业者,维护古玩业整体环境和生态平衡还是非常有必要。
梅花香自苦寒来
涉入古玩领域,求真是基础,求精是追求,求珍是智慧,求术是升华。
没有切实下过功夫还得了“珍玩”的心病,这不是在玩古,其实是在玩弄自己的人生。世所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珍玩自有去归处。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没有随随便便的捡漏。往往太容易得到的,不是灾难便是祸患。
收之有道,藏之有德
低调务实历来是收藏人的生存法则。
何为收藏,就是凭眼力、实力和机遇收购进来,藏起来慢慢的欣赏和琢磨她的学问,享受古物的历史沉淀和流传经历,然后在有生或去生寻找一个合适的归宿之所。
那些谋物贪财和暴殄天物的行为,都是非收藏人所为。可谓:收之有道,藏之有德。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