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塔基下出土的两件北宋玻璃器
【中华收藏网讯】我国古代的玻璃器存世量较少,它的时代特色是西周时期朴素无华,春秋战国时期以仿玉为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异域风格加重,唐代时期波斯风格浓厚,宋元时期小巧精致,清代时期色彩绚烂、工艺高超。其中宋代的玻璃器,不仅相较于前朝在数量、品种上有所增加,而且形制多样化、工艺技术全面化,在用途上也十分广泛。同时其造型多样,种类繁多,每类器物还有不同的样式,并通常以“无模吹制”工艺制作而成,器壁较薄。
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古称密县)老城西街,为宋真宗所赐寺名,北宋咸平二年(999)创建、咸平四年(1001)建成的法海寺,其寺内的石塔在1966年清理塔基时,发现塔下有距地面深5米左右的地宫。分上下两层的地宫由6块石板砌成了方形石函,而于石函内发现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有50余件北宋玻璃器。且能看出器型的,就有鸟形物、壶形鼎、葫芦瓶、细颈瓶和蛋形器等,令人叹为观止。今择选其中两件介绍如下。
图1所示这件鸟形玻璃器,通高6厘米,用深绿色透明玻璃制成。其圆球状的身体,球下平切,体内中空,以“无模吹制法”制成球体。一道凸起弦纹饰于体外腹中部,在腹部两侧由凸弦上生出棒状的双翅,到鸟首与腹部交接处向上弯曲。似能响动的两个大圆环,各套在双翅之上,尾部短小。而圆球状鸟体以外的余部,皆以拉条捏塑后与球体热熔而成,鸟冠、鸟喙结合部留有明显的沟痕,体现了当时的琉璃制造工艺已相当复杂。
北宋时期玻璃器模仿自然界中动物的造型,并不完全摹写动物原始形象,而是选取最具特征的部分运用于造型中。这除了中国造型艺术重写意轻写实的传统观念以外,也可能与当时玻璃工艺技术水平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有着一定的关系。不过此器奇特的造型、憨态可掬的萌状,在中国出土文物中前所未有,是写实动物类器物制作的开始。
图2所示是一件玻璃壶形鼎,通高8.8、口径3.1厘米,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玻璃器器型的重要资料。其小口圆唇,颈部很短,圆球状腹,胎体较薄。器腹下部有等距离的三实心足,足向下弯曲。玻璃壶形鼎全部“无模吹制法”制成,先做短颈球状腹,再用玻璃料棍做成三足,加热后粘于器腹下部。其状可谓小巧玲珑,拙朴雅致。
以上两件新密市文化馆所藏的北宋时期制玻璃器,应该为法海寺寺内的佛堂所供陈设器。虽然它们的绿色器表上都有一层棕黄色锈斑,但是瑕不掩疵,两者均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琉璃制造工艺水平,已经相当的复杂和高超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