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创世界纪录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创世界纪录:最大规模剪纸活动。
“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人员现场审核,此活动达到世界纪录要求,人数为626,确认为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剪纸活动。”26日,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官潘淑娜(Zuzana Pavlonova)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宣布。
据悉,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总部在英国伦敦,为全球顶尖的世界纪录认证机构。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这626位世界纪录创造者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剪纸艺术爱好者,其中有93岁高龄的剪纸艺术传承人,也有6岁孩童。这一场声势浩大又“接地气”的活动令这个中国北方县城因“剪刀下的画作”蜚声海外。
资料显示,2003年,和林格尔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中国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介绍:“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出土唐代和汉代的剪刀。剪纸艺术成为以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为主体的劳动者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需要,作品的特色是古拙烂漫、大气天成,反映了北方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
记者了解到,和林格尔剪纸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濒临消亡,为抢救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当地官方和传承人做了大量工作。经过数代人不断传承与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已逐渐走向成熟。
段建珺表示,本次冲击世界纪录的活动,也是通过这样一个行为艺术的载体,让老、中、青、少几代人共同参与,同时也将古今中外的元素创新融入到剪纸创作中。“过去是在炕头上、家院里进行剪纸,如今我们让这项艺术走进校园、社区、博物馆,在创作空间和深度上都有新的变化,让作品更有‘活气儿’。”
今年63岁的苗水英剪纸已有30多年。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就会一些简单的图案,后来从婆婆那学传统剪纸,例如兔吃萝卜、娃娃坐莲、拉手娃娃等,现在我又教给我的女儿和儿媳妇,图案更加丰富,加入了生活中看到的新事物。”
致力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研究的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王鹏瑞说道:“和林格尔剪纸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不固守发展,目前的剪纸作品既有传统的传承也有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