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每年斥资600万元扶持非国有博物馆
【中华收藏网讯】为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21日,由汉阳区委宣传部、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5·18国际博物馆日暨‘知音汉阳’博物馆创新协同发展智略峰会”活动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举行,国内多位非国有博物馆负责人汇聚一堂,共议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之路。会上透露,武汉市对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力度将从去年的每年4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
峰会上,3位“大咖”结合各自博物馆的情况,从3个不同角度进行了演讲。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副理事长王勇介绍了大唐西市“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观复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李瑄以“观复博物馆的勇气与创新”为题,介绍了观复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和文创产品情况;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则介绍了郑州市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办法,精彩的讲解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环节,与会嘉宾共同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主持人和大家的提问。
作为主办方之一,汉阳区文化局负责人介绍了汉阳对博物馆建设的工作和设想,汉阳区正在谋划依托“知音文化”,以博物馆群为支撑,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思路也得到与会嘉宾的点赞。
会上,武汉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2年起,武汉市开始打造“博物馆之城”,目前已有非国有博物馆43家,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武汉人的风尚。据透露,武汉市今年起将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力度,每年投入的资金将会在原有4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200万元。
王勇表示,打造博物馆之城的提法,在全国很多省份都提过,如何打造,特色很重要。他认为,博物馆的发展一定要有差异化,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比如有当地特点的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博物馆的发展不能大而全,不一定要以数量取胜,重要的是要有特色和质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