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刀工来判断古玉年代
【中华收藏网讯】温润灵透的玉石,自古以来就深受国人喜爱。我国的玉石收藏品鉴文化业已流传千年,沉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如今的玉石市场上,虽然是现代玉当道,但古玉也不容小觑。
判断古玉的年代,最重要的是看刀工,老工与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迹。
看刀工、断代只是协助看出土古玉生熟、看色沁断代。历代刀工雕法、纹饰器型虽都有创新但也都有模仿,秦汉仿三代刀工,宋仿秦汉直至三代刀工。
夏、尚、周三代刀工的共同特点是器大而无工,器小而满工,三代刀工很细有时跳刀,称为牛毛纹昆吾刀工。雕法大部分是双阴线“勾撒”雕法,纹饰有阴刻重环纹、方格纹、花瓣纹、鸟纹等等,器型大部分为礼器和龙型壁等。但三代刀工也有区别,夏朝刀工纹饰满工而刻纹刻线精而深,器型表面不平,商朝刀工纹饰满工而纹饰古朴,器型表面大部分不平。周朝刀工纹饰满工而器型纹饰文雅,器型薄而表面平。
春秋战国刀工仿三代刀工但雕法和纹饰增多。有三代的勾撒法、减地雕法、对称雕法和出廊雕法等。纹饰有云纹、谷纹、绳纹、“山”形纹和云雷纹等。
秦汉刀工不但仿前代刀工而且还创新了一种粗犷、厚实、流畅、简洁的汉八刀。一件玉器或玉佩雕刻八刀左右即成器,汉八刀的典型玉器有汉蝉、握猪、翁仲等。二晋六朝刀工在仿制前代刀工的同时还创新了一种羽翼龟称腾蛇,腾蛇又名飞龙(无足能飞),此腾蛇鳌头鸱尾,我想这大概是我国雕刻和绘画艺术中集两种动物于一身的创作。
唐宋刀工并无创新,只是宋代螭纹露颈、螭头圆形的特点。宋徽宗自身嗜玉,仿古玉器甚多。明朝刀工的发展是创新了镂空层雕法,其雕法刀工细腻精致、变化多端。清朝刀工精工刻法,刀工细、层次多、琢工好、精而薄。但明(朝)、清(朝)的刀工对鉴定出土古玉已无多大用处,因明、清二代出土古玉已无出土古玉的特征,如果一件玉器是明清二代的刀工雕法而此玉器生有色沁,那么这件玉器的刀工雕法和玉器的年纪产生矛盾,所以这件玉器肯定是仿的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