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7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中华收藏网讯】“册府千华妙手匠心——山西省古籍保护成果展”18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幕。记者获悉,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山西共有27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07年,中国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18日在太原市开幕的展览,全方位展示了近年来山西省在古籍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山西共有27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图书馆和祁县图书馆6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山西省图书馆启动的“山西民间石刻文献拓制保护工程”,已征集16个市县的拓片4700余张;启动的“山西省国家级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完成了省内21件国家级珍贵古籍的修复任务;完成了101家单位的古籍普查任务。
据了解,此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古籍保护,任重道远”全面展示了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山西省古籍保护工作在普查登记、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整理出版、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第二单元“珍贵典籍,文化自信”阐发了蕴藏在珍贵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单元“文韵三晋,为梦起航”全景展现了山西作为文化大省所拥有的丰富历史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第四单元“妙手丹心,古籍新生”专题呈现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在山西省图书馆挂牌成立以来启动实施的“山西省国家珍贵古籍修复项目”成果。
“山西是中国古籍保护的重镇,有很多珍贵文献收藏在山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现场表示。
张志清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已取得多方面成效。在古籍原生性保护方面,通过改善古籍存藏环境等方式,已有2000多万册古籍得到保护。
“包括民国时期线装书在内,中国的古籍大约5000多万册。未来任务仍十分艰巨。”张志清说。
“古籍既是珍贵文物,又是精神家园。古籍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张志清认为,中国的古籍保护已打下良好基础,未来将更上一层楼。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