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县匠人用20余道工序演绎百年装裱修复技艺
【中华收藏网讯】“三分画,七分裱。”装裱工艺历来被视为书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16日,中新网记者走进河北省威县装裱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郝化彬的工作室,探访了破旧古书画经过20余道繁杂工序后“蜕变”焕然一新的古老技艺。
郝化彬的工作室,位于河北省威县职教中心内。入眼处,不大的工作室被摆放的满满当当的书画占了大部分空间,案台上,则是喷壶、棕刷、排笔等修复用的工具。
郝化彬对破损残缺书画进行装裱修复工作孙瑞超摄
据威县志记载,威县自明末清初就有了装裱修复技艺,至今传承已有百余年。装裱工艺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挂轴、手卷、册页、镜片等几大类。其中,对于古旧书画、艺术珍品的修复更为复杂。首先要将旧画从原件揭下,洗除霉污,修补破洞,全色接笔等工序后,再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裱制,其操作风险、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工艺传承更为艰难。
“非浅偿辄止者可学,潜心此道者可成良工巨匠。”从事装裱修复行业20余年的郝化彬称,书画装裱修复工艺,是以绫、绢、宣纸等材料为载体,以小麦淀粉制成的浆糊为粘合剂,经过托心、托绫、染制、镶活、贴墙、下壁、上蜡、装轴等几大步骤完成,其中又细分为20余道繁杂的小工序。
“我刚开始跟随威县装裱名家王秀川弟子学习书画装裱技艺,后来拜了当代装裱大师刘金涛为师,学成了‘京裱’的传统技艺。”据郝化彬介绍,书画装裱因所在地区及使用工具、材料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流派和风格,至清代出现“京裱”与“苏裱”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究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究防霉、防蛀。
郝化彬偏爱大型巨幅书画装裱及古旧书画的装裱修复。“画面大,有成就感。”郝化彬说,装裱修复用的绫、绢一般是自己染制。装裱修复讲究色彩搭配,才能达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在郝化彬看来,书画艺术品是装裱修复技艺的载体,它的风格样式具有时代烙印。装裱修复后,作品可以反复清洗揭裱,具有可修复性,对原作品起到传承保护作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实用开发价值。
因郝化彬的工作室在学校里,很多学生下课会来这里参观。然而,郝化彬说,和很多传统工艺一样,装裱修复技艺也遇到了传承问题,“主要是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装裱制作工艺繁杂、技术含量高、成本较昂贵,另外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受现代机器装裱和膜裱的影响,也受到不小冲击。”
值得欣喜的是,郝化彬说,近几年装裱修复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当地政府关注,成立了装裱艺术研究机构,对这一古老技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保留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工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和发展。同时,为了加强后继人才的发现、培养,也会举办形式多样的传统装裱工艺培训班。
“我们打算把装裱技艺推进到课堂上,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鼓励学生学一技之长,做大国工匠。我相信只要努力,传承不是问题。”郝化彬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