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走出去 文化需先行
【中华收藏网讯】盛世买古玩,乱世买黄金。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提升,中国比肩美国和英国,成为全球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2017年,全球拍卖市场有37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额超过亿元。
相关专家表示,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艺术品成为文化精神和财富管理需求的载体,人们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主要方式一般有三种。”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魏鹏举说,一是产品的对外销售,实现国际拍卖;二是以中国艺术为主题的国际艺术品展会;三是艺术授权走出去,即艺术品IP走出去,如国际上具有中国艺术元素的服装等。
“外国人购买中国艺术品通过拍卖形式完成的较少,更多的是通过一级市场画廊来交易。当然,排除部分高端艺术拍卖,少部分也通过线上电商进行交易。”艺术品在线拍卖平台、“大咖拍卖”创始人张皓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推动,中国艺术品电商行业迅速发展,艺术品通过网络交易逐渐流行。
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艺术品走出去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在张皓看来,文化的认知和文化认同感是艺术品输出的重要障碍。他表示,艺术品输出要先打好文化牌,承载着文化的艺术品才能更吸引人。“尽管中国艺术品走出去已成为常态,但艺术品走出去,不能单就艺术品说艺术品。如果外国人不知道西游记的故事,那么唐三藏、孙悟空等形象的艺术品再好,可能也不会有太大销量。”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王方嬛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艺术品发展的不足也在于缺乏完善的产业链。”王方嬛说,中国艺术品周边市场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且艺术品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在国际艺术品交易中提供专业物流、法律、金融等配套服务的机构还不成熟。
另外,相关专家表示,艺术品的关税政策极大程度制约了文化艺术品向海外发展的步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如何制定艺术品合理的税收政策一直存在争议。
面对种种障碍,中国艺术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呢?
关键在于质。“对艺术品而言,不能仅仅求量,质更重要。”王方嬛说。要具备工匠精神,打造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这样才能赋予艺术品更多价值。
要通过文化提升艺术品的价值。王方嬛强调,对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不能将其单一视为商品。对于艺术品的认可,往往是要先认可其文化。比如发达国家很多的艺术品,往往伴随着文化出口,如以宫崎骏漫画、美国好莱坞动画为模本打造的艺术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悠久,博大精深。”王方嬛说,中国艺术品走出去,首先需要学会讲故事,让文化先走出去,比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面的四个人物造型。如果走出去过程中,故事讲得好,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那么故事对应的雕塑、泥人、玩具等艺术品,均可一同走出去。艺术品走出去不仅要文化先行,也需要注重线上线下的营销。王方嬛介绍道,对于普通艺术品而言,选择线上还是线下销售,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消费文化和条件。比如:对欧美国家,艺术品的销售是线上+线下。线下通过讲座、拍卖会、艺术品展览等方式,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线上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推介相关活动和信息。而如果一个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差,那么线上方式不能令艺术品打开市场。对于高端艺术品,最好采用线下方式,因为线上存在不便鉴赏实物等问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