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整顿贵金属市场:互联网不能随意买卖黄金了
【中华收藏网讯】黄金作为一种货币,被赋予了互联网的属性后,其交易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一些潜在风险点也开始显现。近日,央行下发《互联网黄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就互联网机构销售黄金理财产品进行规范,这也成为央行迈出整顿贵金属市场乱象的第一步。
5月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挂出一则消息称,央行金融市场司起草下发《意见稿》,共有十六条征求意见,为互联网黄金业务设置多条红线,包括互联网机构资质、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这是互联网黄金业务诞生以来的首份监管规则,《意见稿》要求上金所、银行、互联网企业等各市场主体需要在5月11日前提交反馈。
黄金产品是什么?
黄金作为一种货币,由央行监管。在上述《意见稿》中,央行对黄金产品进行了准确定义。
《意见稿》第二条给指出,黄金产品是指除实物黄金买卖外,以黄金账户记录黄金持有人持有黄金重量、价值和权益变化的产品,以及以黄金为基础资产的资管产品和衍生品。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在这个意义上,除了金店的金条和金饰买卖外,黄金交易所的现货黄金、期货黄金、黄金T+D产品、银行的纸黄金、基金公司的黄金ETF、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各类线上黄金理财产品,都属于《意见稿》界定的黄金产品。
黄金产品由谁提供?
《意见稿》进一步指出,黄金产品仅限金融机构、国务院和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黄金交易场所向市场提供。委托互联网机构代理销售其开发黄金产品的金融机构,应具备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资格(含尝试做市商)。
来源:上海黄金交易所
来源:上海黄金交易所
记者翻阅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看到,2017年公布的正式做市商名单,仅“中农工建交、招商、兴业、中信、平安、宁波”10家银行,尝试做市商也仅有“光大、民生、广发、浦发、上行、澳新”6家银行上榜。
互联网黄金业务能做什么?
事实上,互联网机构在黄金业务方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意见稿》明确了互联网黄金市场分工:银行负责金融机构提供黄金账户,并具备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资格,互联网机构明确为代销机构,不得提供黄金账户、清算、结算、交割、转让、多级代理。同时,不得向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资者销售黄金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黄金账户托管机制直接区别了合法平台与非法平台,普通用户更容易辨识平台是否合规。互联网平台不得触碰资金,可以规避资金挪用风险。同时,互联网黄金业务平台不能再扮演做市商角色进行操控金价。
互联网机构可以做什么?《意见稿》也给了明确的要求,“互联网机构可提供产品展示服务”。意味着,互联网平台提供的除此之外的服务,都存在合规的嫌疑,要么涉嫌违规代销,要么涉嫌违规发行黄金产品。
“对绝大多数提供黄金产品的互联网平台而言,若涉及到产品发行,便有违规的嫌疑了。”薛洪言说。
黄金产品代销资质高
为了防范互联网黄金业务风险,央行对互联网机构设置一些门槛:一个是3000万的注册资金,一个是有相关的从业人员。
《意见稿》指出,金融机构应在各项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选择互联网机构,并对互联网机构的资质负责。互联网机构注册资本应不低于3000万元,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同时应具备熟悉黄金业务的工作人员。
记者翻阅多家互联网黄金平台均不及3000万元,介于800万元-1500万元之间,如要继续开展业务,想要尽快跟金融机构合作成为代销机构,必须先补充注册资本。
互联网黄金一直游离于监管边缘之外,央行此次整顿备受关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孙长华认为,央行此次新规有助于治理互联网贵金属理财的乱象,接下来可能会继续整顿。他指出,黄金是贵金属的一种,除此之外,白银也占据了贵金属交易的很大份额。在整顿了黄金之后,白银等贵金属势必也将纳入到整顿的范围内,以防监管套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