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家们豁达的收藏心态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收藏界有两件大事件刷爆媒体和网络头条。一个是曾经由香港已故着名收藏家朱昌言收藏的两件国宝级青铜重器——商晚期兽面纹方觚和信成侯鎏金方壶,入藏上海博物馆;另一个则是被誉为“世纪拍卖”的洛克菲勒家族珍藏,即将亮相纽约拍场。这两则大事发生地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一个是博物馆一个是拍卖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却因为两位顶级藏家做出的“捐赠”善举而让人记忆深刻!
朱昌言生前曾数次将文物赠与上海博物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上世纪90年代牵头抢救流散香港的国宝级文物战国楚竹书。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曾感叹:“这批楚简的发现,其意义不亚于新建了一个博物馆新馆。”事实上,此次上博能够获捐这两件青铜瑰宝,还与朱昌言家属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这件方觚是朱老的最爱,也有人给出很高的估价,但我们家属认为,朱老生前曾向上海博物馆表达过捐赠的意愿,即便只是口头说说,也要说到做到。”朴实的话语中,不难感悟到朱昌言的收藏精神正在得到良好的传承,令人感佩不已。
而在万里之遥的纽约,由佳士得推出的一场“洛克菲勒家族珍藏”拍卖活动,引发全球瞩目。此次拍卖推出的逾1500件跨多个品类的洛克菲勒家族藏品,总估价超过5亿美元。令人惊异的是,拍卖所得全部收入将悉数捐至大卫·洛克菲勒夫妇毕生支持的10多家慈善机构,用以继续推动科学研究、扶助高等教育、资助艺术事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土地保护项目等。
慈善拍卖是善举,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凝聚几代人心血的艺术收藏再度散落,是否是藏品的最佳归宿呢?“这些曾为我和佩吉带来无比愉悦的藏品将再度与世人分享,希望其他藏家能像我俩一样,从藏品中找到我们过去数十载所获得的那股快乐与满足感。”从大卫·洛克菲勒的这句话中,似乎能找到答案。他们并未把自己当做这些艺术品的拥有者,而是保管者。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慈善和收藏的交融是洛克菲勒家族一直在做的事情,已经将不少艺术品以捐赠形式献给世界顶级博物馆,对于洛克菲勒家族来说,这只是百年传统的一种延续。”
虽然两则事例体现的“捐赠”形式有所不同,但却真实地反映出大藏家们豁达的收藏心态,同时也诠释了藏品在家族传承中的优良传统。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收藏家们而言,无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和积极示范效应。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